《美国研究》 2008 年第 3 期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

 

【注释】本文是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美国与东亚安全》课题的子课题修改稿。这里,东亚的概念是广义上的,包括东北亚 5 国(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 和东南亚 11 国(菲律宾、印尼、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和东帝汶)。【注尾】

 

 

罗振兴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美国是影响东亚能源安全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在维护海洋运输线路和保障全球能源安全等方面,美国对东亚能源安全的影响大体上是积极的;但美国的单边制裁和能源外交,对东亚能源安全则是不利的。在解决东亚地区内部能源争端方面,美国目前的立场有助于各方保持克制,但是其立场的多变性则可能不利于争端的最终解决。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以将东亚纳入自己主导的全球能源安全体系为目标,目前的重点是处理中美能源关系。

 

关键词:美国外交 能源安全 能源外交 东亚   中美关系

 

 

  近年来,能源安全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仅指石油供应安全,而是指整体的能源供应安全,即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所有能源供应链的安全,并且扩展到了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注释】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New Energy Security Paradigm,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weforum.org/pdf/Energy.pdf; Yergin , Daniel, Chapter 2, Energy Security and Markets, in J. Kalicki and D. Goldwyn, ed., Energy and Security: Toward a New Foreign Policy Strategy (Washington, D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2005); Tatsujiro Suzuki et al., “ A Framework for Energy Securit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to a Case Study of Japan, ” available at: http:// nautilus.org/archives/pares/PARES_Synthesis_Report.pdf . 【注尾】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在东亚地区能源资源匮乏的条件下,随着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东亚能源安全的形势都不容乐观,只能进一步依赖进口。与此同时,全球能源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全球能源安全高度相互依赖,使得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美国的能源政策及其对全球能源安全的承诺和维护是影响东亚能源安全最重要的外部力量之一,在保障东亚能源安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关系

 

( 一 ) 东亚地区能源不安全的程度

 

  东亚能源资源缺乏,能源供不应求,进口占了较大比例。占世界近 1/3 比例的庞大人口,近些年来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着东亚能源需求及进口的快速增长,使能源安全形势不断恶化。从各种指标来看,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东亚能源安全形势都不容乐观。就近期总体能源安全程度而言, 2005 年东亚能源对外依赖度为 27  01% ,远高于北美地区的 18.79% 。【注释】这里的能源对外依赖度 = (初级能源消费总量 - 初级能源生产总量) / 初级能源消费总量,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数据计算,见 http://www.eia.doe.gov/emeu/international/contents.html. 【注尾】亚太能源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长期来看,东亚能源对外依赖度很难降低,例如,从 2004 年到 2030 年,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基本上将保持很高的对外依赖度,而泰国则将急剧上升,而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也大幅增长。【注释】该报告用净进口依存度指数来衡量能源对外依赖度,指数越大,表明依存度越大。 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 (APERC), A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Resources and Constraints, Tokyo ,2007, available at: http:// www.ieej.or.jp/aperc . 【注尾】该报告还表明,从多样化水平来看,从 2004 年到 2030 年间,东亚地区大部分经济体仍将依赖一种或两种能源,能源结构性风险仍然存在;从非化石燃料占初级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来看, 2004 年到 2030 年,除韩国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的比例都维持不变甚至下降,表明温室气体的减排形势严峻,与能源相关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注释】 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 (APERC), A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Resources and Constraints, Tokyo ,2007, available at: http:// www.ieej.or.jp/aperc . 【注尾】

 

  东亚石油安全形势尤为严峻。 2006 年,东亚石油进口依赖度很高,达到了 66  62% ,远远超过了北美( 42.5% )。据预测, 2030 年之前,这一局面不会改变。东亚石油不安全的另一表现是过度依赖中东石油。 2006 年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各国进口石油总量的比例,日本、韩国、中国和新加坡分别为 81.35% 、 75% 、 38.53% 和 51  05% ,而其他国家和经济体基本上全部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据预测, 2030 年之前,这种局面也不会发生很大变化。【注释】 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 (APERC), A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Resources and Constraints, Tokyo,2007, available at: http://www.ieej.or.jp/aperc 与油气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一次能源结构相比( 2006 年油气所占比例为 59.5% ,煤的比例仅为 28.4% ),以煤炭为主的东亚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2006 年煤炭的比例是 49.8% ,油气比例为 41.5% )。 2006 年,东亚地区进口了 6.38 亿吨石油,占能源进口总量的比例为 78.85% 。根据 BP 数据计算, British Petroleum ( BP ) ,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7, available at: http://www.bp.com/multipleimagesection.do?categoryId=9017892&contentId=7033503 ) . 【注尾】

 

    此外,东亚能源运输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东亚石油运输途经地区包括波斯湾、南亚、南中国海、中亚 - 里海地区、东北亚等区域,尤其是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南沙群岛等,面临地缘政治不稳定、恐怖活动和海盗猖獗等诸多威胁。例如,东亚有 12 国依赖马六甲海峡(只有老挝和缅甸除外),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和菲律宾要通过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航线。【注释】南中国海是目前世界海盗最猖獗的海域。朱华友、鞠海龙:《南海航行安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载《南洋问题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Kohei Hashimoto, “ Asia  s Energy Security and the Role of Japan: A Diplomatic Perspective, ” available at: http://www.rice.edu/energy/publications/docs/JES_DiplomaticPerspective.pdf. 【注尾】

 

  与全球能源安全形势相比,东亚能源不安全的形势更为突出。从 2006 年到 2030 年间,据国际能源署( IEA )的分析,全球能源安全的短期风险和长期风险都在上升。【注释】 IEA,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 China and India Insights ( London : OECD, 2007). 【注尾】应对短期风险,主要依靠的是能源战略储备体制。在东亚地区,被纳入国际能源署的全球石油战略储备安全体制的国家只有日本和韩国,大多数国家,包括像中国这样的石油进口大国,都尚未建成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体制。这表明,在应对能源短期供应中断风险方面,东亚地区总体上是非常脆弱的。长期风险主要体现在资源的耗竭方面,尤其是油气资源的耗竭。数据表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采比分别为 40 、 65 和 164 年,全球化石能源综合储采比不到 200 年,这意味着全球长期能源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注释】 APERC. 【注尾】对于东亚地区而言,形势就更为严峻。数据表明,东亚的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球的比例分别仅为 2% 和 5.2% ,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少的地区,而东亚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采比分别仅为 13 、 37 和 46 年,相当于到 2050 年东亚主要的能源资源都将耗竭。更令人担忧的是,东亚作为目前世界上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能源耗竭的速度甚至可能会加速。【注释】 2006 年,东亚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 40 亿吨和 9.47 万亿立方米。从能源消费来看, 2006 年东亚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 27.6% ,超过了北美( 25.8% ),稍低于欧洲和欧亚地区( 27.83% ); 2006 年东亚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达到了 5.1% ,远远超过了北美( -0.5% )及欧洲和欧亚地区( 1.5% ),而且也超过了 4.9% 的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根据 BP 数据计算,见 BP,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7. 【注尾】

 

  据预测,在 2050 年之前,化石燃料仍将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支配地位。【注释】 IEA ,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 China and India Insights. 【注尾】给定上述约束条件,要解决东亚能源安全的困境,一方面是如何处理好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关系,积极勘探和开发本地的油气资源,促进地区内部的合作;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内部资源储量终究极其有限,如何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融入全球能源安全体制,确保全球能源资源的可获得性就成为关键所在。从中长期看,解决能源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能源科技的重大突破、能源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和能效的提高。而从近期来看,即使不考虑非传统油气资源,按照全球储采比,至少在 2050 年前,全球油气不存在纯粹的物质短缺问题,因此,重点在于如何确保全球能源市场的有效运行,加强和巩固全球能源安全体制,为技术进步和能源投资赢得时间。在这两个方面,东亚地区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且这些挑战都与美国的政策紧密相关。

 

   (二)东亚地区内部能源关系 : 竞争与合作

 

    面对非常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东亚各国如何应对,不仅决定了东亚地区内部能源关系将如何发展,也将对全球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地区能源资源的稀缺,供求缺口巨大,特别是油气资源的稀缺,决定了本地区的能源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尽管在资金、技术和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需求,但在开发和获取本地区油气资源的方面,相互竞争却是一个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在获取地区外部能源资源方面,尽管相互合作而不是竞争对参与各方更为有利,但由于互信和合作机制的缺乏,反而是竞争占据了主导地位。

 

1. 东亚地区内部的油气之争

 

  东亚地区能源关系比较紧张。在地区内部,相关各方积极争夺有争议的油气资源,如南中国海和东海的油气资源。在地区外部,为获取稳定的外部能源供应,东亚主要大国之间也在相互竞争,如在俄罗斯、中亚和中东等地区的竞争。“东盟、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都在各自为战,积极争夺地区内部和外部的化石燃料供应”。【注释】 Elspeth Thomson, “ ASEAN and Northeast Asian Energy Security: Cooperation or Competition? ” East Asia, Fall 2006, Vol. 23, No. 3, p.82. 【注尾】

 

  南中国海是东亚内部最容易因油气资源发生争端的海域。该争端最为复杂,牵涉的周边国家或经济体众多,包括中国、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和泰国等。【注释】泰国和柬埔寨对泰国湾的海域的争议也尚未解决。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 EIA ) , “ South China Sea, ” available at: http://www.eia.doe.gov/emeu/cabs/South_China_Sea/pdf.pdf. 【注尾】目前南中国海的石油探明储量只有 70 亿桶左右,但据预测,仅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的石油远景储量就可达到 1050 亿桶,整个南中国海则可达到 2310 亿桶。而且,南中国海的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乐观估计,该海域天然气远景储量超过了 2000 万亿立方英尺( Tcf ),仅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的天然气远景储量就可能达到 1575 亿桶油当量( 900 Tcf )。【注释】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 EIA ) , “ South China Sea, ” available at: http://www.eia.doe.gov/emeu/cabs/South_China_Sea/pdf.pdf. 【注尾】南中国海的油气之争是“南海问题”的一部分,【注释】刘中民、滕桂青:《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 年第 3 期。【注尾】与领土、主权之争的联系非常紧密。而南中国海在海洋运输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极端重要性,使得油气之争的性质更为复杂。目前,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紧紧盯住南中国海的油气资源,往往不顾其他国家的抗议而先行开发,“油气之争”也就可能成为“南海问题”的引爆点。在“南海问题”及油气之争中,一些国家屡屡提出“中国威胁论”,“由于历史的关系和现实的态势,‘中国威胁'的阴影在这一地区徘徊不散。”【注释】吴国光 , 《试析中国的东亚安全战略》, available at: http://www.future  china.org/csipf/activity/19991106/mt9911_08.htm. 【注尾】近年来,由于各方逐渐采取较为务实的态度,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油气之争,加强对话与合作正在成为共识,激烈的争端也有所缓和,但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展。【注释】例如,自 2007 年年底以来,菲律宾国内试图将其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法律化,从而再次挑起争端。参见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8  04/86032.html. 【注尾】

 

  东海油气之争,直接在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四个经济体,即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之间展开。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由于油气资源极度贫乏,极为看重该海域资源,因此,争端解决起来颇有难度。东海重要的战略地位,【注释】东海是中国向东、东南深入太平洋、美国向西进入东亚,以及俄罗斯南下的必经通道。【注尾】不仅对周边国家,也对美国和俄罗斯有重大意义,美俄牵涉其中,更加剧了该问题的复杂性。与南中国海类似,东海油气之争也与国家安全、领土和主权等问题搅和在一起。具体来看,东海油气之争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的一项报告认为,东海海域,尤其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可能蕴藏大量油气资源。据推算,仅钓鱼岛周边海域的石油储量就高达 1095 亿桶,而天然气储量则可供日本使用 100 年。随后,油气之争就在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之间展开。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东海油气之争还诱发了中日双方关于东海的海底资源之争,并加剧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的争端。 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后,中日双方在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上的矛盾与分歧日渐突显,这固然是由于冷战的结束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代的到来,而更根本的原因是中日双方关于钓鱼岛主权及东海海洋权益之争。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东海油气资源开发日趋激烈,争端日益突出,日本指责中国拟开发的“春晓”天然气田会“吸走”日方的天然气,双方都采取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冲突时有加剧。【注释】朱凤岚:《中日东海争端及其解决的前景》,《当代亚太》, 2005 年第 7 期。【注尾】

 

  东北亚能源之争主要指中日韩等国在获取俄罗斯稳定的远东油气供应方面的竞争。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相参与俄罗斯远东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注释】中日韩美等国的石油公司纷纷参与俄在远东的油气勘探和开发。 EIA, “ Sakhalin Island, ” available at: http:// www.eia.doe.gov/emeu/cabs/Sakhalin/pdf.pdf . 【注尾】二是油气管道之争,目的是获得俄罗斯稳定的油气供应。这两方面竞争的重点是油气管道之争,它主要在中日之间展开。中俄两国本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修建安大线,即从东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经赤塔到中国大庆的输油管线。 2002 年,日本开始介入,提出修建安纳线,即从安加尔斯克经赤塔到纳霍德卡的输油管线。日本提出的优厚条件显然打动了俄罗斯,随后,中国也不得不提高报价,提供不低于日本的优惠条件。【注释】尹晓亮、安成日:《中日俄在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博弈》,载《日本学论坛》, 2006 年第 6 期。【注尾】最终,俄罗斯提出了新的方案,修建泰纳线,即,从泰舍特经贝加尔湖北侧到纳霍德卡的输油管线;优先修建中国支线,即从西伯利亚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国东北边境仅 60 公里 的斯科沃罗季诺。至此,中日俄在输油管道方面的争执暂时告一段落,尽管尚有变数,但这一最终方案实际上扩大了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大量输出石油的可能性,包括输往日本、中国、韩国和美国等,有利于俄罗斯能源输出的多元化,但也给俄罗斯实施能源外交,挑起进口国之间的竞争埋下了更大的诱因。中日、日韩和俄日之间的领土争端,以及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加剧了东北亚能源合作的难度。【注释】 Park, Hong  Young, “ Northeast Asian Energy Cooperation, ” East Asian Review, Vol.19 No. 1 Spring 2007, p.67. 【注尾】此外,在中亚和中东地区,东亚一些国家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目前,东南亚的能源除满足自身需求之外,还出口煤炭、油气等到东北亚,但到 2030 年前,随着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变成能源净进口国,南中国海的油气之争就会更为激烈,演变为冲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东海油气之争牵涉的经济体为数不多,至今尚且找不到共赢的解决途径,更何况南中国海之争牵涉的国家更多,一般预计,解决南中国海争端的道路将更为漫长。

 

2. 东亚能源合作进程

 

  尽管东亚地区内部能源关系相当紧张,但各方已经意识到恶性竞争或冲突对地区安全和发展都将构成重大威胁,因此,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合作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解决地区油气争端方面,各方都尽量保持克制,并积极寻找和平解决途径。东盟内部,由印度尼西亚牵头,采取了各种外交举措,通过 1990 年以来的各种对话与协商,各成员国最终在 1999 年通过了和平处理南中国海争端的原则。 2002 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双方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2005 年,中国、越南和菲律宾三国石油公司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以联合收集油气方面的相关数据。【注释】 Elspeth Thomson, “ ASEAN and Northeast Asian Energy Security: Cooperation or Competition? ” p.83. 【注尾】中、日、韩与东盟之间在能源贸易与投资、勘探开发、能源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而且政府间及地区性的能源合作对话与论坛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东亚能源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就是第二届东亚峰会期间与会各国于 2007 年 1 月 15 日 签署的《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该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在东海油气之争方面,中日也不断提高对话和磋商级别,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此外,各方还提出了多种能源合作方案,包括天然气管道网络、电网、建立东亚能源署等,【注释】 Lee  Jay Cho, Yoon Hyung Kim, and Chung H. Lee , ed., A Vis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China , Japan , and Korea ( Seoul : Korea Development Institute, 2003). 【注尾】但实质性进展都很小。

 

  总的来看,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关系相当复杂。尽管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但相互竞争占据了主导地位。有限的油气资源、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与能源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大力发展核能及随之而来的铀矿资源短缺问题、朝鲜半岛的核问题,都为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合作带来巨大的挑战。领土和主权争端、地区安全问题使得能源合作的前景更为复杂。此外,东亚能源对外依赖度较大,对油气供应国的能源外交很敏感,地区内部的能源合作容易因此而中断。不过,各方已逐渐意识到采取务实的态度,搁置争议,进行合作,更能促进地区的能源安全。值得注意的是,解决内部的油气争端和加强能源合作,最终提高地区能源安全,实际上都离不开美国的参与。美国愿意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实际采取什么样的能源政策,对东亚能源安全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

  (一)东亚在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美国在东亚能源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取决于东亚在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东亚能源是否安全、地区能源合作、竞争或冲突,以及各国的应对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美国的能源安全,因此,如何应对东亚能源安全是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三个主要因素决定了东亚在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一是东亚在美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二是东亚的经济发展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三是东亚能源安全对美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东亚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非常重要,无论是国家安全还是经济利益,正如美国国务院现任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 ( Christopher R. Hill )所指出的,“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比东亚 - 太平洋地区对美国具有更大的潜在利益和挑战了……在地缘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商业等各个方面,东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都至关重要”。【注释】 Christopher R. Hill, “ East Asia in Transi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 Statement to the Asia and the Pacific Subcommittee of the Hou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mittee; Washington, DC , March 8,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state.gov/p/eap/rls/rm/62755.htm. 【注尾】 近 1/3 的世界人口、 1/4 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GDP ),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占美国出口额的 26% ,与美国 8100 亿美元左右的双边贸易额,这些数据表明东亚的经济繁荣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东亚能源安全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的能源安全。

 

  首先,全球能源安全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东亚能源安全会直接影响美国能源安全。按照《国家能源政策》,供应可靠、价格合理和不破坏环境是美国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注释】罗振兴:《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政策评析》,《美国研究》, 2005 年第 2 期。【注尾】在供应可靠性方面,东亚能源储量极其有限和需求巨大,决定了东亚不可能成为美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地,相反可能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由于全球能源储量地区分布不均衡,在能源资源集中和富裕的地区,美国必然会遭遇来自东亚能源进口大国一定程度的竞争,因此,东亚将对美国能否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价格合理性方面,在全球石油市场高度一体化的条件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东亚巨大的能源需求及其快速增长将会推动全球能源价格的高涨,将直接关系到美国是否用得起能源。能源专家戈达特·巴格特( Gawdat Bahgat )认为,“石油市场的全球化已经使谁卖谁买多少桶石油之类的问题越来越不重要了。美国石油安全取决于供应是否足够满足美国和全球经济体的需要。只要华盛顿参与到全球石油市场,无论何处发生供应中断的情况,它都会受到供应中断的冲击。相互依赖,而不是自立,是当前石油安全的核心。”【注释】 Gawdat Bahgat , American Oil Diplomacy in the Persian Gulf and the Caspian Sea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3), p.9. 【注尾】他指出,“美国经济与欧洲、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之间极强的互赖性意味着美国国家能源安全不仅取决于美国市场供应充不充分,还取决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们的市场供应充不充分。相应地,海湾石油是流向亚洲还是流向美国并不重要。石油贸易和价格的全球性意味着石油危机将影响所有各方。”【注释】 Ibid., p.23. 【注尾】在不破坏环境方面,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气候变暖问题具有全球性,意味着美国也离不开东亚的合作与参与。一方面,东亚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地区,另一方面,东亚以煤炭为主的初级能源结构,决定了中长期内这些环境问题很难改观。这表明近期和长期,要解决环境问题,美国是离不开东亚的。

 

  其次,美国为维护自身和全球能源安全在国际上采取相关措施时,获得东亚大国的支持或参与是很重要的。为了保障自身和全球能源安全,美国制定了积极的国际能源战略,包括强化能源供应的地区分散性,稳定关键地区的能源供应等。在稳定关键地区的能源供应方面,美国采取积极干预的政策,甚至不惜采取军事打击和侵略,如 1991 ~ 1992 年的“沙漠风暴”行动, 2003 年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等。在这些地区,东亚大国对美国行动的积极支持(或不强烈反对),一定程度上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东亚能源不安全的形势,为美国开展能源外交提供了条件。【注释】美国惯于使用能源外交,包括对日、英、法、加等国。 Edward W. Chester , United States Oil Policy and Diplomacy: A Twentieth  Century Overview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83)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3 版,第 287 页。 Dilip Hiro , Blood of the Earth : The Global Battle for Vanishing Oil Resources ( New York : Nation Books, 2008). 【注尾】与美国相比,东亚油气供应更为依赖中东地区,能源安全更为脆弱。同时,美国又拥有切断东亚能源供应的能力和手段。为保障其国家利益,美国就极有可能开展能源外交,包括封锁海上能源通道,要求主要油气生产国中断对东亚的油气供应等,以此胁迫东亚各国就范。开展能源外交,并不会直接中断美国能源的物质供应,即使对双方都有不利影响,但这种影响却是不对称的,东亚遭受的打击可能会远远大于美国。因此,当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或为了获取更大的其他利益,美国在东亚地区实施能源外交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

 

  很明显,美国在东亚有着重要的国家利益,绝不会主动放弃东亚,必然会积极干预东亚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也意味着,东亚在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将会积极关注或主动介入东亚能源安全领域。不过,美国能发挥多大作用,则是影响美国和东亚能源关系的关键。

 

  (二)美国在东亚能源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何解决东亚现实和潜在的能源冲突,东亚能源合作的步伐能走多远多快,客观而言,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以稳定的全球能源秩序为前提。一些构想试图将美国排斥在东亚能源合作进程之外,【注释】在俄罗斯所倡仪的“东亚能源机构”构想中,初步设想包括的国家没有美国,只有俄罗斯、中国、日本、蒙古、朝鲜和韩国等。斯·日兹宁著:《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强晓云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36 ~ 137 页。【注尾】或者暂时将美国排除在合作之外,【注释】卢岩、王蕴:《东北亚能源合作与日本外交政策》,《当代亚太》, 2005 年第 6 期。【注尾】都忽略了美国的重要影响。美国在东亚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是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的。

 

  一是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维持东亚地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美国发挥着重要影响,进而也会影响该地区的能源安全。事实上,冷战之终结,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大大增强了美国的压倒性优势,“美国处于全球化所有四个方面,即经济全球化、军事全球化、社会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的核心。”【注释】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 309 页。【注尾】东亚能源安全的保障离不开全球市场,而依靠全球市场的前提是具有购买力。购买力实际来源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有赖于地区稳定。这就意味着东亚能源安全离不开东亚整个地区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在东亚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美国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二者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都很大,这表明美国对东亚的能源安全会有重要影响。东亚地区内部的油气之争,很多都涉及到领土和主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是不可能的。而美国对全球稳定有着独一无二的影响力。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东亚能源安全的维护也离不开美国。

 

  二是东亚能源安全离不开全球能源安全,而全球能源安全离不开美国。以贸易为中心的国际能源新秩序,对于能源短缺、经济实力在增长但缺乏足够全球影响力的东亚而言,维持其正常运转,就意味着能源安全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保证。美国是当前国际能源秩序和全球能源安全的主导者之一,它对于危害全球能源安全的行为进行打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东亚的能源安全。正如美国前能源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 Spencer Abraham )所指出的,“在整合程度不断提高的世界能源体制中,美国作为最大的单一市场,将影响世界的发展,也将受到世界发展的影响。结果,美国能源政策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注释】 Spencer Abraham, “ U.S. National Energy Policy and Global Energy Security, ”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9, No.2, May 2004. 【注尾】

 

  从全球能源安全的角度看,美国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对中东和海洋运输线路的控制这两个方面,而这正好是东亚能源安全的要害所在。中东对美国的石油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确保从波斯湾地区获取石油供应将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根本性目标。”【注释】 Gawdat Bahgat , op. cit. p.3. 【注尾】长期以来,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都是围绕着中东石油展开的。美国不仅是沙特的盟友,还占领了伊拉克,它陈兵中东地区,控制了波斯湾的重要水域,实际上掌握了全球石油的主要出口源地和东亚的主要进口来源地。【注释】沙特所拥有的剩余石油生产能力一直是全球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当然,美国也是中东地缘政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注尾】此外,美国是油气海洋运输线路的唯一控制者,东亚所有的油气运输海洋通道基本上都在美国海军的掌控或威胁之下,包括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咽喉地段。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在打击东南亚海盗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东亚能源的运输安全基本上是在靠美国海军维护。

 

  三是美国国内能源供求的变化和国内能源政策也会影响东亚的能源安全。实际上,美国是导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在 1995 ~ 2004 年间,美国每天石油进口量增长了 390 万桶(中国只增长了 280 万桶),在推动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方面,美国影响超过了中国。【注释】 Kenneth Lieberthal and Mkkal Herberg , “ China  s Search for Energy Security: Implications for U.S.Policy , ” NBR Analysis, Volume 7, April 2006, p.20. 【注尾】在石油市场全球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情况下,美国石油需求增长会直接影响东亚地区外部石油的供应。美国的国内能源政策将通过影响国内能源供求,进而影响全球能源市场,并最终影响到东亚能源安全。促进全球能源供应多样化、使用战略性石油储备应对供应中断、鼓励主要石油生产国坚持负责的生产政策、支持全球能源效率行动,以及发展替代能源技术,【注释】 E. Anthony Wayne, “ U.S. Economic Diplomacy: Priorities and Concerns, ” Remarks at the Bank of San Francisco, February 17,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state.gov/e/eeb/rls/rm/2006/62099.htm. 【注尾】美国这些国际能源战略的实施都将影响东亚能源安全。尤为重要的是,美国向东亚转让清洁能源等先进技术,将直接对东亚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四是东亚能源安全易受到美国单边措施的影响。美国能源进口,尤其是石油进口的地区分布相对分散和多样化,与高度依赖中东原油供应的东亚相比而言,对能源外交的免疫力更强,在采取其他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措施时的回旋余地更大。美国往往针对地缘政治不稳定的石油供应集中地的国家或地区实施单边制裁,这些措施对美国自身石油安全的影响不大,但往往会减少东亚石油供应的来源,危及到东亚能源安全。美国入侵伊拉克、对伊朗和缅甸等国的单边制裁,不仅减少了全球的能源供应,也削弱了东亚的能源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一定程度上,美国是东亚地区外部能源供应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注释】此外,在能源投资和全球气候变化政策方面,美国对东亚的影响也相当大。【注尾】

 

  尽管在保障东亚能源安全方面,美国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美国对东亚能源安全的作用却是两方面的。既有可能促进东亚能源安全,又有可能危及东亚能源安全。具体发挥什么影响,主要取决于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

三、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

  美国并没有一个针对东亚的全面、系统、清晰的能源政策。从实际举措来看,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还是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从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目标,是派生政策。美国在东亚的核心战略目标是维持美国在东亚的优势地位,维护东亚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东亚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国的东亚能源政策要服务于这个目标,在不严重影响美国自身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必然是首先保证美国在东亚主要盟友日本和韩国的能源安全,否则,严重的能源危机会极大地恶化美国与东亚盟友之间的关系,因为始终存在“同美国保持外交距离和在能源问题上避免采取高姿态的诱力。”【注释】戴维· A. 迪斯、约瑟夫· S . 奈伊合编,《能源和安全》,第 250 页。【注尾】例如,在 1973 ~ 1974 年的石油危机中,美国和日本因能源安全问题而在外交政策方面几乎分道扬镳。【注释】对 1973 年阿拉伯石油禁运,日本曾采取了改变对外政策的对策,以解除禁运的压力。 1973 年 11 月 22 日 ,日本发表一份措词审慎的声明,赞同巴勒斯坦的权利,表示日本可能要“重新考虑对以色列的政策。”普遍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日双边关系最严重的裂痕。戴维· A. 迪斯、约瑟夫· S . 奈伊合编,《能源和安全》,第 236 页。【注尾】

 

  二是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服从于美国国际能源战略,是美国国际能源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沙利文( Daniel S. Sullivan )在 2007 年 3 月的一次演讲中阐述了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支持能源更大的多样化,像替代能源和清洁煤炭等;其次,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节约能源等方式更好地使用能源;第三,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路线的多样化;第四,开放透明的能源市场中能源供应商的多样化。【注释】 Daniel S. Sullivan, “ Energy and U.S. Foreign Policy: Security Through Diplomacy, ” Washington, D.C. , March 9, 2007, available at: http://www.state.gov/e/eeb/rls/rm/2007/82171.htm. 【注尾】在美国的全球能源战略中,尽管中东仍是美国能源外交关注的重中之重,但显然近几年东亚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进口的猛增,使东亚地区成为美国关注的新焦点。美国国际能源战略开始强调全球需求管理,正是这方面的反映。

 

  三是美国力图把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纳入由其主导的全球能源安全体制。东亚各国,除了日本、韩国是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并建立了战略性石油储备之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建立相应的储备体制,包括正在建立储备体制的中国在内。它们基本上都游离于美国主导下的全球能源安全体制之外,一旦发生严重的能源危机,无一例外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为了防止这种可怕的后果引火烧身,危及自身的能源安全,如何把东亚,尤其是中国纳入全球能源安全体制就成了美国东亚能源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是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服务于美国能源企业,鼓励和支持美国国际能源公司在东亚进行能源勘探、开发和投资。促进能源市场的开放一直是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在世界能源行业最有竞争力的美国能源企业而言,开放就意味着滚滚而来的商业利润。反对国家垄断,高调反对所谓的“国家资源主义”、“国有化”或反对其他国家将国有能源企业作为实施对外政策的工具,也一直是美国的对外能源政策的表面文章,【注释】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 77% 掌握在国有石油公司手里,世界产量最大的前 20 家石油企业里,有 14 家属于国有石油公司或者是刚被私有化的国有石油公司。美国很难加以实质性的反对。 Joe Barnes, “ NOCs and U  S. Foreign Policy, ” available at: http://www.rice.edu/energy/publications/docs/NOCs/Papers/US  ForeignPolicy_Barnes.pdf . 【注尾】在东亚也不例外。真正反对与否的关键往往在于美国能源企业能否获利。

 

   具体来看,目前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美国力争把东亚地区纳入美国为主的国际能源秩序。首先,美国支持“关于清洁发展和气候的亚太伙伴关系( Asia  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在该伙伴关系中,美国联合了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重点集中在自愿和务实可行的措施方面,以创造新的投资机会,发展地区能力,为利用清洁技术创造条件。该伙伴计划把东亚地区影响全球能源安全最重要的中日韩三国纳入了进去,可能会对东亚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坚持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形成广泛的能源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基本上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东亚国家(只有缅甸等除外)和俄罗斯等国家,美国一直试图利用这一组织,推动它设立能源工作组来促进亚太的能源合作,【注释】 Daniel S. Sullivan. 【注尾】不主张成立其他东亚能源合作。三是在 2007 年发起了“全球核能合作伙伴关系( Global Nuclear Energy Partnership )”,把中国和日本纳入其中,力图构建和平利用核能的新秩序。

 

  第二,美国加强与该地区能源大国的双边能源对话与合作,当前重点是中国。美国意识到东亚地区的稳定与和平离不开中国,全球能源安全和东亚能源安全更是离不开中国。美中在能源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不仅对全球能源安全、美中能源安全非常重要,也会对东亚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 John D. Negroponte ) 2007 年 5 月在国会作证时指出,美国在美中双边互动关系中有六大目标,其中之一就是“维持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同时,确保能源安全并保护自然环境。”【注释】 John D. Negroponte, “ The Future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lations with China, ” 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Washington, DC, May 1, 2007, available at: http://www.state.gov/s/d/2007/84118.htm. 【注尾】这表明,美国已经把能源安全视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双边能源对话与合作中,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处理能源关系级别最高的论坛。在鼓励采取市场取向的能源政策、尽快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合理开发上游石油资源方面,美中已经有了 11 种不同的合作机制。另外,国际能源署的一个新项目已经打算吸纳中国和印度,这样,中国可能将会在全球能源政策制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因为国际能源署实际上是经合组织( OECD )能源政策的制定者。【注释】 Daniel S. Sullivan. 【注尾】

 

  第三,在确保美国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美国尽量避免卷入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争端和冲突。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争端和冲突大多集中在比较敏感的区域,而且往往与领土和主权等问题纠缠不清,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只要美国利益不受到危害,美国是不会主动卷入这些争端和冲突之中的。

 

  在南中国海争端中,美国就采取了这种“中立”政策。美国曾以美菲《共同防卫条约》未包括南中国海的相关岛屿为由,拒绝了菲律宾要求美国在南海争端或冲突中加以支持的请求。【注释】张明亮:《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南洋问题研究》, 2006 年第 2 期。【注尾】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和“中国威胁论”的抬头,美国开始积极介入南海争端。 1992 年初,事关谁将最终控制南沙群岛的武装冲突引起了美国(以及日本)的注意。在 1992 年春季出访马来西亚期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保罗·沃尔福威茨 (Paul Wolfowitz ) 宣称,美国的政策是冲突各方必须不得诉诸武力。【注释】 Michael G. Gallagher, “ China  s Illusory Threat to the South China Sea,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1. Summer, 1994, pp.169 ~ 194. 【注尾】 1995 年,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先后阐释了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核心是阻止南中国海局势失控,敦促有关国家和平解决南中国海问题,强烈反对威胁或使用军事力量解决争端。一些参与南中国海勘探和开发的美国石油公司,则被美国政府告诫要后果自负。一位美国政府官员声称,“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公司在有争端的区域钻探石油。如果以后遇到问题,它们不要期望美国政府会帮助它们。”【注释】 Joshua P. Rowan, “ The U.S.  Japan Security Alliance, ASEA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 Asian Survey, May/June 2005, Vol. 45, No. 3, pp.429 ~ 430. 【注尾】美国认为自己在南中国海的利益主要有两点:一是航海自由,二是在该地区的商业利益。而其南中国海政策,如海事专家马克·瓦伦西亚( Mark J. Valencia )所指出的,体现出了四个基本原则。一是敦促有关国家和平解决争端,以促进地区和平、繁荣和安全;二是强烈反对任何国家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宣称对南中国海领土拥有主权,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将视它们为严重事件;三是对各种主权要求的法律优势不做评判,如果各方提出要求,愿意帮助和平解决各种主权争议;四是维护该地区航线是美国的战略利益所在,关键的是,任何超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UNCLOS )所允许的海洋主权要求都将被美国所拒绝。【注释】 Joshua P. Rowan, “ The U.S.  Japan Security Alliance, ASEA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 Asian Survey, May/June 2005, Vol. 45, No. 3, pp.429 ~ 430. 【注尾】由此看来,在南中国海的能源争端中,只要不危及美国的重大利益,美国是会避免卷入的,这一立场及其政策目前有利于各方保持相对克制。

 

  在东海能源争端中,就中日两国在天然气田开发问题上日益加深的对立,美国曾在 2005 年 7 月做出清楚表态,强烈要求两国就划清分界线达成协议,并提议在缔结最终协议之前,先达成一个临时决议,尽可能避免事态恶化。【注释】赵刚,孙伶伶:《东海问题现状与展望研讨会纪要》, available at: http://ijs.cass.cn/files/meeting/dhwt.html. 【注尾】实质上,美国是担心中日在东海油气方面的争端进一步升级,使中日关系严重恶化,影响东亚的和平与稳定。“中日之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和平对话和讨论的方式加以解决。……健康的中日关系对东亚的繁荣和稳定至关重要。……我们支持中日两国间通过高级别的对话解决所有争端。”【注释】 Christopher R. Hill, “ North East Asia: A Region of Vital Concern to the United States, ” 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ubcommittee on Asia and the Pacific, available at: 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05/46827.htm. 【注尾】东海能源争端与钓鱼岛问题紧密相连,在钓鱼岛问题上, 1972 年至今,美国政府表面上的基本立场没有改变:一是在中日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中立”立场;二是承认日本通过所谓“施政权”对钓鱼岛进行实际控制。【注释】赵刚,孙伶伶:《东海问题现状与展望研讨会纪要》。【注尾】但实际上,随着冷战的结束、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转变,尤其是“中国威胁论”的抬头,日美两国 1996 年发表《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将冷战时期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在钓鱼岛主权争端上的立场也由“中立”倒退到明显偏袒日本。【注释】朱凤岚:《中日东海争端及其解决的前景》。【注尾】与南中国海相类似的一点是,美国在东海能源争端中,必须权衡如何保护盟国与维护本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尽管早在 1971 年 4 月,美国国务院就已发表声明,希望美国各大石油开发公司立即停止在中国黄海、东海海域的石油勘探活动,【注释】朱凤岚:《中日东海争端及其解决的前景》。【注尾】但实际上,美国石油公司一直在积极参与东海海域的油气开发。【注释】美国多家石油公司都参与了东海油气的开发。例如, 按照 2003 年的协议,隶属英荷壳牌的美国派克顿东方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优尼科东海有限公司将参与春晓油气田的开发,并各占 20% 的股份。但一年后即宣布退出。 Available at: http://english.china.com/zh_cn/news/china/11020307/20080627/14933999.html. 【注尾】

 

  美国能源企业在俄国远东参与了大量的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因此,在东北亚,美国实际上是一个角逐者,更为关注的是商业利益。当然,美国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始终保持着警惕,恐其危及东亚地区的稳定和损害美国的利益。【注释】有专家认为俄扩大油气出口对美国能源安全和国际石油市场都有利。 Amy Myers Jaffe, “ The Strategic and Geo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Russian Energy Supply, ” available at: http://www.rice.edu/energy/publications/docs/Jaffe_StrategicGeopoliticalImplicationsRussianEnergySupply.pdf. 【注尾】在俄罗斯日益强硬的能源外交攻势下,尤其是中俄能源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美国未来采取何种立场将至关重要。【注释】不过,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美国在东北亚能源之争中发挥作用的力量有限,因为这一地域不在美军的实力范围之内。 Erica Strecker Downs, “ Implications of China  s Energy Security Activities, ” available at: http://www.rand.org/pubs/monograph_reports/MR1244/MR1244.ch4.pdf. 【注尾】有专家认为,在东北亚地缘政治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美国应该发起积极的战略对话,参与该地区的能源合作,而不是试图遏制中国和俄罗斯。中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可能缓和美日安全联盟与中俄之间的潜在冲突。【注释】 Xiaojie Xu , “ Sino  Russian Gas Connections and Impacts, ” available at: http://www.rice.edu/energy/publications/docs/JES_SinoRussianGasConnections.pdf. 【注尾】

 

  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争端或冲突很多都与领土和主权的争端纠缠在一起,而这些领土和主权的争端,很多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形成的国际秩序的结果,与美国的主导性离不开。【注释】 Steven Wei Su, “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over the Tiaoyu/Senkaku Islands: An Update, ” Ocean Development & International Law, Volume 36, Issue 1 , February 2005 , pp.45 ~ 61. 以及朱凤岚,前引文。南海争端中, 1943 年美中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中,未明确提出日本所占领的西沙和南沙群岛战后归还中国。参见张明亮,前引文。【注尾】而美国要想在这些争端或冲突中完全保持中立,避免卷入进去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一旦能源冲突升级,引发军事冲突的话,按照相关条约,美国可能也会被迫卷入更大的军事冲突之中。【注释】 Joshua P. Rowan, p.431. 【注尾】而且,在美国能源企业纷纷参与这些地区的能源勘探、开发和投资的情况下,【注释】 Joshua P. Rowan, p.430 and Xiaojie Xu , p.23. 【注尾】要维护这些企业的商业利益,美国势必也会被卷入进去。中国作为一个较大的利益相关方,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崛起,可以预期,其他各方将日益寻求美国的帮助,因而美国的立场对解决这些争端影响巨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目前的政策有利于各方保持一定的克制,但从长远来看,美国不断变化的立场却增加了这些争端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

 

  第四,确保美国对波斯湾地区和关键海洋通道的控制。控制了波斯湾地区和海上能源运输的关键通道,就等于控制了东亚地区能源安全的命脉,也就可以进一步增加进行能源外交的筹码。控制波斯湾地区,确保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是美国控制中东石油的关键。“我们绝对不能再在波斯湾忽略我们的政治—军事态势。……我们也不能不顾对我们的能源安全态势的影响,而提出诸如印度洋非军事化之类的控制军备的建议。……这种要求最好以下述方式来实现:派驻强大的海军力量,并在本地区储存装备,以及保障在靠近油田的地方建立重要基地的权利。”【注释】戴维· A. 迪斯、约瑟夫· S. 奈伊合编,前引书,第 435 ~ 436 页。【注尾】控制了波斯湾,就意味着可以切断东亚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而控制马六甲海峡,则意味着控制了东亚能源安全的咽喉。

 

  美国一直没有放弃打破马六甲海峡的管理完全受制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三国的状况。 1970 年 6 月,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在一份报告中提议成立加强马六甲海峡航行设施管理的国际协作机构,但被沿岸三国以马六甲海峡不是国际海峡,而且其航行适用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的理由加以拒绝。【注释】龚迎春:《马六甲海峡使用国合作义务问题的形成背景及现状分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1 期。【注尾】九一一之后,美国于 2004 年提出“地区海事安全倡议” (Regional Maritime Security Initiative) ,以防止恐怖主义袭击,打击武器扩散、毒品走私和海盗等犯罪活动为由,拟向马六甲海峡派驻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也遭到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强烈反对。【注释】杨仁飞:《马六甲海峡问题的最新发展及对南海问题的启示》,《东南亚纵横》, 2004 年第 9 期。【注尾】不过,尽管没有实现将马六甲海峡直接置于自己及盟国控制之下的目标,但近年来美国通过加强与泰国、新加坡的军事合作,以及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军事协调,实际上大大增强了间接掌控马六甲海峡的能力。在全球反恐战争 (GWOT) 的名义下, 2005 年 7 月以来,美国制定了许多新的计划,加强海军参与全球反恐战争的能力,其中,正在实施的“千舰海军”计划( 1,000  Ship Navy ),又被称为“全球海事合作伙伴关系”计划( Global Maritime Partnership ),大大增强了美国和相关国家的合作,【注释】 Ronald O  Rourke , “ Navy Role in Global War on Terrorism(GWOT) —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RS22373.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April 16, 2007 , available at: http://www.fas.org/sgp/crs/natsec/RS22373.pdf. 【注尾】提高了美军对相关海域和马六甲海峡的控制能力,巩固了“美国海军是亚洲航海自由唯一可靠的保证者”【注释】 Joshua P. Rowan, op. cit. p.435. 【注尾】的地位。

 

  第五,积极应对东亚大国,尤其是中国等国的全球能源战略。为了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东亚能源大国纷纷制定并实施全球能源战略,加强能源外交的力度,重点是与产油国合作,以获得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美国对此做出了不同的政策回应。

 

  日本和韩国的全球能源战略都缺乏必要的政治和军事实力支撑,主要以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依赖美国保障它们的能源安全,从而不会对美国的能源安全和商业利益构成实质性威胁。因此,美国的政策回应是把它们完全纳入自己全球能源安全体系之内。中国则不同。作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尤其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对东亚乃至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而中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上升,使其成为东亚唯一具有潜力与美国展开全球能源竞争的大国。

 

  一些专家指出,中国在全球能源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可能会使中美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例如,在波斯湾,随着中国加强与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拉克之间的关系,中国已经成为试图对该地区施加影响力的重要竞争者。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平台,中国扩展了与中亚-里海地区各国的能源合作关系。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印尼和澳大利亚等的能源合作也日益加强。在美洲,中国加强了与加拿大和委内瑞拉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而对于这两个国家的能源政治而言,美国传统上一直是支配性的外部力量。【注释】 Kenneth Lieberthal and Mkkal Herberg , op. cit. pp.22 ~ 24. 【注尾】除了这些地区之外,中国还加强了与非洲各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在这些地区,中国与美国可能会发生直接的竞争。

 

  美国正在积极应对中国初显轮廓的全球能源战略,目前尚未有系统清晰的战略回应。对于中国能源“走出去”的战略,美国做出了一些初步的反应,例如,美国议会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注释】杜亮、王志强:《傅成玉反思中海油收购案》,《中国企业家》, 2005 年第 17 期。【注尾】指责中国企业与一些严重违反人权的国家及与美国“有麻烦”的国家(伊朗、苏丹和委内瑞拉等)开展能源合作,【注释】 Amy Myers Jaffe, “ Hearing on China  s Role in the World: Is China 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 Testimony before the U.S.  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August 4, 2006, available at: http://www.uscc.gov/hearings/2006hearings/written_testimonies/06_08_3_4wrts/06_08_3_4_jaffe_amy_statement.php. 【注尾】批评中国试图开展能源外交,尤其是指责中国在世界许多国家进行巨大的能源投资以影响联合国投票和政治,反对国家能源干预主义等。这些回应表明,美国正试图通过各种经济、政治和外交手段对中国能源企业的海外拓展进行一定的限制。

 

  处理好中美能源关系是确保东亚能源安全和完善国际能源秩序的关键。在日本和韩国已经受益于美国主导下的全球能源安全体系的情况下,中国在国际能源秩序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中国、美国、东亚和全球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要避免中国对国际能源秩序可能造成较大的压力和冲击,处理好中美能源关系、加强国际合作和完善国际能源秩序是关键。实际上,中国能源企业在全球勘探、开发和投资能源等活动,尤其是在美国跨国能源企业都不愿意冒风险的地方所进行的开发活动,有助于缓和当前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注释】 Amy Myers Jaffe, “ Hearing on China  s Role in the world: Is China 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注尾】值得一提的是,不能把中国能源企业正常的、符合国际惯例并且遵循公平竞争规则的商业活动等同于能源外交。

 

  总的看来,美国的东亚能源政策,将以多边合作为核心,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平台,加强大国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及双边能源关系,促进国际能源署在东亚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巩固全球能源安全体制。同时,美国还支持东亚各国推进能源数据和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完善能源市场,鼓励能源投资,改善能源运输条件等,以积极维持国际能源贸易秩序的正常运转。

   

四、结语

 

  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等问题的高度相关性,美国能源安全与东亚能源安全之间很强的相互依赖性,东亚和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和全球能源安全体制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决定了东亚能源安全对于美国的至关重要性,也决定了美国是影响东亚安全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将在东亚能源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维护能源运输线路和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方面,美国对东亚能源安全的影响基本上是有利的,但美国的单边制裁措施和能源外交,对东亚能源安全则是不利的。在解决东亚地区内部能源争端方面,美国目前的立场有利于各方保持相对的克制,但其多变性却给未来投下了阴影。

 

  尽管美国并没有一个全面、系统、清晰的针对东亚的能源政策,但初步显现的政策轮廓是,它以将东亚纳入全球能源安全体系为目标,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平台,强化能源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构建东亚能源合作机制。目前的重点则是处理中美能源关系,一方面考虑如何将中国纳入以它为主导的全球能源安全体系,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应对中国能源“走出去”战略,试图限制中国能源企业的海外拓展。

  

    罗振兴: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