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2007年第3期

 

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

 

甘开鹏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的历史资料,对美国传教士对西方对华鸦片贸易的看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19世纪30年代,日益猖獗的英美对华鸦片贸易引起的灾难性后果,不仅迫使清政府对鸦片采取严禁政策,来华美国传教士对这种贸易的批评与谴责也日益严厉。美国传教士的反鸦片贸易观对美国国内舆论及《望厦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然而,《天津条约》签订前后,美国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转变扭转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鸦片贸易的最终合法化。

关键词:美国外交 中美关系  晚清时期 美国传教士 鸦片贸易政策

  19世纪上中叶,美国传教士开始来华传播基督教。由于猖獗的对华鸦片贸易严重地阻碍了基督教事业在中国的发展,美国传教士从基督教的道德原则出发,对鸦片贸易不断进行谴责,此举对美国国内反对鸦片贸易的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早期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美第一个正式条约的签订及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的考察,对美国传教士在西方对华鸦片贸易问题上的态度及其演变,以及它在中美关系史和鸦片贸易最终合法化上的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

    发生在康熙时期的中国通过礼仪之争产生了对基督教传入进行限制的后果,到了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开始严令禁教,乾嘉道时期则在进行禁教的同时又实行了程度不同的禁海政策。中国对外贸做了严苛的规定,“任何胆敢违犯中国朝廷禁令者必将面临严厉的制裁,对外国传教士尤其如此。”【注释】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71页。【注尾】在清朝严厉的禁教政策下,鸦片战争前美国来华新教传教士的数量显得寥寥无几,仅在1820年由美部会正式聘请1807年已来华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任差会通讯员。直到1829年9月,埃力亚·裨治文(E.C.Bridgman)自神学院毕业后接受美部会的聘请赴中国传教,与“海员之友社”传教士雅裨理(David Abeel) 一起,前往中国广州,成为美国来华传教士第一人。裨治文为了实现其传播基督教福音、了解中国的理想, 决心“立意传道, 方旷览诸俗, 以验生平所学之是, 兼以予所见所闻者, 播之异土。”【注释】Michael C. Lazich, E.C. Bridgman (1801~1861): America’s First Missionary to China (Lewiston, N. Y.: Edwin Mellen Press, 2000), pp.73~89.【注尾】
裨治文到广州后, 清政府禁教政策没有改变,外国人活动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裨治文并没有因中国禁教而放弃信念, 他极力为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而奔走。 在马礼逊的倡议和鼎力支持下, 裨治文和欧美来华传教士一道于1832年5月创办《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裨治文被推选担任该报主编,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巴驾等参加编撰工作。【注释】裨治文:《大美联邦志略》(上卷),上海·墨海书馆版,1851年,第64页。【注尾】该刊物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风俗、山川地理、军队装备、矿藏物产等进行详细调查和介绍,也报道中外贸易、外国人在华活动和讨论对华政策等。为了突出办刊特色, 裨治文还在创刊号上概括地提出该刊研究的四个方面: 第一,有关中国自然经济、地理位置的情况;第二,中国的商业发展情况, 特别是中外通商贸易情况;第三,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情况, 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法律等;第四,研究中国的宗教事业的发展状况。【注释】仇华飞:《裨治文与〈中国丛报〉》,载《历史档案》2006年第3期,第46~72页。【注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帮助西方尽快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接受基督教文明, 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形态,为建立其想象的“平等”的中外关系打下基础。这也是裨治文等欧美来华传教士和商人创办《中国丛报》的指导思想。
裨治文是最早关注中国鸦片贸易问题的西方传教士之一,对鸦片的流弊表示了极大的愤慨。由于政治原因,以及其密友罗伯特·莫里森和许多其他在华新教传教士受雇于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裨治文谨慎地避免公开其观点,要求美部会不要轻易将其对鸦片贸易的观点发表在《传教士先驱》(Missionary Herald)杂志上,以避免与英国当局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当裨治文在中国的声望逐渐扩大之后,他开始更为公开地抨击鸦片贸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主要赞助人是坚定拒绝参与鸦片贸易的纽约慈善商人奥立芬(D. W. C. Olyphant)。1932年3月,他在《传教士先驱》发表文章抨击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将鸦片描述为“折磨中国社会最大的罪恶之源”,并对中国毒品严重泛滥进行了深度描写。这是美国传教士首次公开地在西方杂志上评论在华鸦片贸易问题,也是第一次使美国公众震惊地了解西方商人在中国的鸦片走私活动。【注释】汤清:《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声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注尾】《中国丛报》从1837 ~1840 年也发表了多篇反对鸦片贸易的文章,作为西方国家了解在华鸦片贸易罪恶的主要窗口,《中国丛报》对早期美国国内反鸦片贸易舆论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其中,裨治文撰写的《对华鸦片贸易史》、《论当前鸦片贸易危机》等是当时很有分量的谴责文章。在1839 年发表的《论当前鸦片贸易危机》一文中,裨治文呼吁,要“首先讨论重大的道德问题”。他强调,造成鸦片危机的首要原因是英印政府“低下的道德状态”,而且“孟加拉( 英人) 的道德水平也就是其祖国( 即英国,引者注)的道德水平”;鸦片贸易使英国这样一个“主要基督教国家”, 处于“与她的责任和荣誉不相称的地位”,而中国的“异教徒政府在反抗由一个基督教民族施加的道德沦丧的诱惑时所表现出来的原则性力量”,则必将“发挥它的作用。”【注释】Bridgman, “Sin Pun Keen Yang Yen,” Chinese Repository, Vol. 7, November 1838, p.391.【注尾】
鸦片战争前夕,鸦片输入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1800~1804年间,鸦片输华量每年平均3500箱;1820~1824年间,每年平均增至7800箱。到1838~1839年间,竟达35500箱。鸦片的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吸食鸦片之风,由达官贵人殃及绅商百姓及军队官兵。魏源曾说:“今则蔓延中国,横被海内,稿人形骸,患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注释】吴义雄:《基督教道德与商业利益的较量:1830年代来华传教士与英商关于鸦片贸易的辩论》,载《学术研究》,2005年第12期,第99~106页。【注尾】1836年,清朝政府高级官员就解决国内鸦片泛滥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甚至考虑到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可能性。以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为首的官员主张,“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变通办理”;提出取消鸦片输入的禁令,“乃用旧制度,准予夷商将鸦片照药料纳税”,以达到鸦片走私的不禁而绝。但以内阁学士朱峥等为首的官员则上奏批驳驰禁论,指出鸦片“消弱中原”,“毒害中华”,必须严禁。【注释】黄爵滋:《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齐思和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6~219页。【注尾】裨治文也期望尽可能地促进鸦片贸易问题的公开讨论,并决定在《中国丛报》开辟一个研究和争辩鸦片贸易问题的专栏。1836~1837年间,裨治文和卫三畏在《中国丛报》刊登了17篇有关中国鸦片贸易历史和现状的文章,其中多数文章阐述了鸦片对中国道德、商业和政治生活所产生的罪恶影响。裨治文本人也针对鸦片种植和贸易撰写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评论文章。他相信“博识的公众将显而易见地认识到鸦片贸易的罪恶,并期望终止这种贸易”。在《罂粟之耕作》(Cultivation of the Poppy)一文中,裨治文参考了西方鸦片研究文献,评论了罂粟的耕作方法和加工程序,描述了它在英国殖民地印度的耕作及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注释】Bridgman, “Cultivation of the Poppy,” Chinese Repository, Vol. 5, February 1837, p.473.【注尾】然而,裨治文当时还未非常直接地抨击对鸦片贸易应承担主要责任的一些西方商人或政府官员,因为一些鸦片走私商人如英国商人威廉·加尔帝(Willianm Jardine)、怡和洋行马地臣(James Matheson)及兰斯洛特·登特(Lancelot Dent)等都是裨治文及其同事所成立的慈善组织的主要赞助人。尽管如此,裨治文还是尽其所能地揭露鸦片贸易对中国民众所造成的危害,并援用中国学者的论述认为“鸦片吸食是由外国人播散于国人之中的悲惨的灾害……。”【注释】Bridgman, “Sin pun keen yang yen,” Chinese Repository, Vol. 7, November 1838, p.391.【注尾】然而,裨治文、卫三畏等人的努力及《中国丛报》的呼吁无法阻止鸦片贸易走私活动。英国在华公司通过英国政府高级官员轻易地压制了国内反鸦片贸易舆论,挫败了推动英国政府单方面终止在华鸦片贸易的努力,而美国的一些公司(如拉塞尔公司)也逐渐地卷入了非法的鸦片贸易活动,并与英国联合,抵制反鸦片贸易的舆论和行动。
道光皇帝深感鸦片输入将造成军队瓦解、财源枯竭的严重威胁,1836年10月下令各省严禁鸦片,“务期净尽根株”。林则徐于1839年3月10日奉旨抵达广州,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合作开始查禁鸦片。
在清政府禁烟运动开始之后不久,1837年3月24日,部分美国在华商人集体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请愿书。以奥立芬为首的在华美国商人在请愿书中宣称了他们反对鸦片贸易的坚定立场,表示“无论是从道德的和慈善的方面来考虑,还是仅仅从商业贸易的角度考虑,我们都非常希望看到鸦片贸易和鸦片吸食在中国的结束。”该请愿书也向美国政府告知在华美国商人同意与林则徐具结保证书的决定,声明他们相信中国政府禁烟运动的决心,将会“进一步禁绝鸦片贸易。” 美国在华商人向美国国会所呈递的请愿书实际上包含了裨治文、卫三畏等美国传教士所长期追求的心愿,尽管他们意识到鸦片贸易问题可能会引发中英两国的矛盾激化,但他们还是将这一行为看作是迈向结束鸦片贸易的“一大步”。因此,裨治文在向美部会呈递报告时写道:“鸦片……正向走私者显示法律效力。我们相信鸦片走私者已受到致命的打击,英国、印度及基督教界现在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鸦片贸易的罪恶性。”接着,裨治文又在《中国丛报》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当西方国家适时地觉察到这些他们长期以来所纵容的可怕罪恶时,他们不仅将终止以前的活动,也将像真正的基督教博爱主义者一样努力弥补其所造成的悲哀。”【注释】Charles C. Stelle, “American Opium Trade to China Prior to 1820,”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 9, December 1940, p.76.【注尾】
美国来华传教士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运动。1839年9月,在林则徐收缴鸦片和英国退出广州之后,美国来华传教士向美部会报告了他们在华情况,并阐述了最近中国政府禁烟运动的重大意义。在该份报告中,美国传教士将鸦片描述为“几乎是最大的罪恶,超过了奴隶制度……”,并指出正是由于这种“流动性毒害”导致了目前的中西外交危机。他们断言道,鸦片问题最令人不安的是“外国人、文明国家、甚至基督教教徒已成为从事鸦片供应和销售的主要掮客的臭名昭著事实。”【注释】Bridgman, “Crisis in the Opium Traffic,” Chinese Repository, Vol. 8, May 1839, p.4.【注尾】

    二、传教士对美国鸦片贸易政策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美国对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裨治文等美国传教士尤其是《中国丛报》对美国决策层和普通民众的影响。正如早期中美关系研究专家泰勒·德纳特(Tyler Dennett)所说,美国来华传教士在《中国丛报》发表的文章“在美国引起了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博爱主义关注,他们对鸦片贸易罪恶的报道也是影响民众舆论的重要因素之一。”【注释】Tyler Dennett, Americans in Eastern Asia (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mpany, 1922), p.102.【注尾】因此,美国政府当时毫不犹豫地公开谴责在华鸦片走私,禁止美国商人从事与鸦片贸易有关的任何商业活动。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代表美部会在广州设立传教士医院的彼得·帕克(Peter Parker)在奥立芬的赞助下返回美国旅行,向美部会和美国公众传递有关中国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的最新信息,将美国来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再次传递给美国普通民众和政府官员。在纽黑文(1637~1638美国清教徒住于此地)逗留数日后,帕克怀着“引起政府高级官员关注中美关系”的目的前往华盛顿,受到了美国总统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和国务卿约翰·福塞思(John Forsyth)的会见,并被引见了颇有影响的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参议员——美国下一任国务卿。韦伯斯特对帕克的观点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要求帕克呈递一份报告。在精心准备的报告中,帕克建议美国政府介入中英冲突,调解双方矛盾,他认为,“中国政府只是期望通过一种‘保留颜面’或‘声誉’的和约方式来恢复中英商业贸易关系,同时又能达到终止鸦片贸易的目的。”【注释】Rev. George B. Stevens, The Life, Letters, and Journals of the Rev. and Hon. Peter Parker. M. D. (Boston and Chicago: Congregational Sunday School and Publishing Society, 1896), p.183.【注尾】
尽管帕克向韦伯斯特及美国其他高级官员所呈递的建议未能促使美国政府直接介入中英矛盾的调停,但他在向各种组织机构的布道演讲过程中,使中国的鸦片贸易问题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并使中美关系成为国内日益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密切关注这场战争对美国在华利益的潜在影响。同时,为了同鸦片贸易划清界限,美国政府多次强调自己反对鸦片贸易的立场。1842年4月,美国海军准将劳伦斯·加尼率美国东印度分遣舰队抵达中国海面,以保护美国商人的利益,并“阻止和惩罚美国人或其他国家利用美国国旗为掩护所从事的鸦片走私活动。” 1842年4月,加尼到达澳门后发现一些美国商船的确从事着鸦片走私活动。为了向中国政府明确表明美国反对鸦片贸易的立场,加尼率抵达广州后立即致函美国广州领事馆副领事,要求公开通告美国在华商人:“美国政府不支持任何悬挂美国国旗的美国商人在中国港口从事鸦片走私活动,因鸦片走私而引起的法律问题将不可能从美国政府获得任何支持或外交介入。”另外,加尼率还向中国广州总督耆英表示,他将“调查美国商人所从事的鸦片走私活动,不允许美国商人或任何悬挂美国国旗的商船从事非法走私贸易。”【注释】Charles C. Stelle, “American Opium Trade to China Prior to 1820,”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9, December, 1940, p.8.【注尾】虽然加尼率缺乏有效惩罚鸦片走私者的法律手段,但他还是尽量地向中国政府、美国在华商人表明美国反对鸦片贸易的坚定立场。不同于英国来华商人,许多美国商人也认识到了鸦片贸易的消极影响,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曾说:“我之所以要谴责鸦片贸易,是因为它犹如一座分隔基督教和世界上4亿人民的坚硬壁垒,是那些商品市场的破坏者。”【注释】何大进:《略论早期美国赴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载《历史教学》1998年第4期,第5~6页。【注尾】鸦片战争时期,尽管许多美国在华商人,甚至美国广州领事馆领事保罗·福布斯(Paul S. Forbes)都涉及鸦片贸易活动,但美国和英国当时对鸦片走私的立场的确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英、美与清政府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也表明了这点。
19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派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了《南京条约》,10月8日双方又在虎门签订了《虎门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虽然都未提及鸦片问题,但实际上它是中英两国谈判的重要问题之一。《南京条约》谈判期间,璞鼎查正式提出鸦片贸易合法化的问题,耆英在书面答复中说:“各国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无须过问”,实质上默许了鸦片走私。《虎门条约》签订前,英国政府仍要求将鸦片贸易合法化,但因不同意清政府提出的纳税条件而未达成协议,《南京条约》签订之后,鸦片走私较战前更加猖獗。【注释】有学者将《南京条约》未能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清政府的强烈反对及英国国内日益高涨的反鸦片贸易舆论,最终促使英国放弃了在《南京条约》谈判中坚持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立场,参见Michael C. Lazich,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the Opium Trad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2, June 2006, pp.198~220;Gregory Blue, Opium for China: The British Connection in Opium Regimes of China, Britain, and Japan, 1839~1952 (eds. Timothy Brook and Bob Tadashi Wakabayash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35.【注尾】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其他西方列强趁机派出专使来华瓜分利益。1843年底,美国政府派遣专使顾盛(Caleb Cushing)来华,通过威吓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美国全权专使顾盛来华使美国传教士看到了一丝希望,期望美国能够通过正式的条约形式来反对鸦片贸易。美部会一向以来都禁止其在东亚的传教士参与任何政治外交活动,但它的执行委员会却对顾盛代表团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关注。1843年6月,美部会秘书长鲁弗斯·安德森(Rufus Anderson)在给裨治文的信中提到:“据我们的理解,美国代表团的外交目标与你们的使命存在着一致性,尽管不完全一样;我们相信,该代表团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宗教教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注释】Michael C. Lazich,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the Opium Trad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2, June 2006, pp.198~220.【注尾】由此可见,美部会对其禁令做出了例外安排,允许美国来华传教士参与美国代表团在华期间的政治事务,并为其提供极为关键的咨询和翻译服务。安德森还特别向美国政府代表团推荐了裨治文及精通中国事务的帕克,协助顾盛进行中美条约谈判。实际上,顾盛赴华前夕,国务卿韦伯斯特在给他的训令中强调说:“要表白得清清楚楚:美国政府不但不支持它的公民做任何种类的走私,而且宁愿放弃对这类商人的一切管辖权,也不会出面袒护,使他们不承担他们本身非法行为的后果。”【注释】何大进:《略论早期美国赴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第8页。【注尾】
经过初步的商议,裨治文和帕克等提出了一个协议草案。其主要条款成为最终中美《望厦条约》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对美国传教士来说至关重要的条款,即与非法走私相关的条款。最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该条约规定美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比《南京条约》的规定有所扩大;并规定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传教,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中英《南京条约》规避了有关鸦片贸易问题,但中美《望厦条约》的本文和附粘税则中,都明确规定了鸦片为违禁品。条约第33款规定:任何美国公民“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该条款是英美两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的重大差异,也是美国来华传教士长期反对鸦片贸易活动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结果。
令美国传教士失望的是,鸦片贸易问题并没有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而终止,《南京条约》第9条规定:“凡因与英人有关,或在鸦片战争中与英国事被监禁者,亦全部释放。”中美《望厦条约》则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美国国民在中国与别国国民发生争议,“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由此,清朝对美国国民的逮捕、审讯定罪、惩治的司法权力全部丧失,这就导致了条约中有关禁止鸦片走私的条款成为空文。根据条约,清朝政府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让美国传教士或多或少看到了进一步在中国传教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鸦片战争最终未能禁绝鸦片贸易所带来的严重挫折感。尽管美国专使顾盛及其传教士顾问裨治文等真诚地期望通过官方承认鸦片贸易的非法性来禁绝鸦片走私,但美国政府从未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来限制在华美国公民的鸦片走私行为,在《望厦条约》签订之后,鸦片走私有增无减,美国来华传教士期望通过条约来终止鸦片贸易的幻想最终破灭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传教士在促使美国政府公开反对鸦片贸易、禁止鸦片走私方面的确起了一定的作用。鸦片战争之后,美国传教士对西方鸦片走私者的抨击似乎在逐渐减少,有的历史学家据此认为,美国传教士已“迅速转变立场”,将鸦片战争的不公正结果解释为上帝为该民族的最终拯救所做出的不可避免、难以预测的安排。【注释】Clifton Jackson Phillips, Protestant America and the Pagan World: The First HalfCentury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1810~1860 (Cambridge, Mass.: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p.189.【注尾】 美国传教士将鸦片贸易合理化的态度转变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鸦片贸易的道德谴责,但这种态度的转变的确表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无奈地默许了鸦片走私的继续扩张。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中国丛报》有关鸦片走私抨击的文章也基本上停止刊登了,但为鸦片贸易寻找合理化根据的文章却多了起来。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既不敢再“禁烟”,又不便宣布“驰烟”,清朝贪官污吏也纵容着鸦片走私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驳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注释】马克思:《鸦片贸易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注尾】 鸦片走私实际上变成一种公开的、畅通无阻的贸易。据英国公布的《1849 年中国各口贸易报告》说:“目前中国每年鸦片消费量约为五万箱,……其中以上海为中心的北方(当时英人称广州以北地方为北方) 消费量占五分之二, 以广州为主要市场的南方消费量占五分之三。”【注释】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6~420页。【注尾】
                                                                                                                                                                        三、《天津条约》:传教士鸦片贸易观及美国对华鸦片政策的转变

  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量迅速增加,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根据马士《关系史》第一卷表庚中的统计数字,1845年鸦片输入量已达到32859.5箱,其中仅英国对华输出鸦片总值每年就高达500~700万英镑,大大超过其对华工业品输出的总值,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加上沉重的封建剥削,人民极端贫困,更无力购买西方工业品。为保持高额利润的鸦片贸易并且使之合法化,同时扩大工业品的销售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英国政府,一方面提出所谓的“修约”要求,一方面寻求策划新的侵华战争。【注释】孙玮、张礼恒:《新编中国近代史教程》,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3页。【注尾】
根据《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西方传教士在各个通商口岸建立了教堂,进行传教,此时,美国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却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他们仍然关注着鸦片贸易对中国民众的致命性影响,但他们开始更多强调因鸦片走私而导致中国民众对在华西方人态度的消极影响。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民众通常将西方鸦片走私与基督教传教士联系起来,认为西方传教士放纵鸦片在中国的泛滥,是鸦片走私的帮凶。在许多新开放的条约港口,西方传教士经常被中国人认为是借着基督教传教幌子从事一些非法贸易活动,并且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也在日益减少。美国传教士在各个通商口岸的传教经常受到鸦片问题的困扰。莱曼·皮特(Lyman Peet)在日记中写道:“在我的传教中,人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鸦片问题,经常被中国人责问鸦片走私的深重罪恶问题”。裨治文的密友威廉·艾奇逊(William Aitchison)也提到,在上海传教期间,鸦片是“最经常受到质疑的话题”,已成为“基督教传播最为可能的障碍”。【注释】Ellsworth C. Carlson, The Foochow Missionaries, 1847~188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70.【注尾】 1851年,卫三畏在《中国丛报》上发表文章,试图解释在中国新开放港口布教效果甚微的原因。他提到:“基督教教徒在中国布教的挫折主要是由于上帝对在此传教事业的反对,也基于基督教声誉与鸦片走私联系在一起的原由。”【注释】S. Wells Williams, “An Essay on the Opium Trad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20, July 1851, p.485.【注尾】 由于鸦片的危害性和非法性及西方商人从事鸦片走私的事实,西方来华传教士成为谴责的主要目标,基督教的声誉也因而受到极大的诋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美国传教士认为,鸦片贸易已成为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障碍。
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传教士并没有因为鸦片贸易成为基督教在华传播的障碍而积极地要求本国政府禁绝鸦片走私,相反,许多传教士开始考虑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途径。传教士为其立场转变所寻找到的合理化依据是,鸦片贸易合法化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与现行禁烟体制相联系的腐败行为,也可消除中国人对基督教的质疑。美国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显著转变也在《中国丛报》所刊登的文章上表现出来。一位商人匿名发文为鸦片合法化辩护,该文提到了现存体制“支持大量海盗和走私者从事最为可怕的、凶残的贸易活动,……如果鸦片本身没有罪恶,那么这就将使从事走私鸦片的人蒙受羞辱”;而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未能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使得在华商人被中国人看成是“不受约束的流氓”。文章辩解道:“中国商人在与我们交往过程中,忽视了我们所有的良好行为,却时常谴责我们(鸦片走私)的主要过错。”【注释】“The Opium Trade: Proposition of a Merchant to Legalize or Abolish the Traffic,”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6, January 1847, p.40.【注尾】 虽然裨治文和卫三畏等并不期望过于草率地改变他们在鸦片贸易上的立场,但他们明显地表示愿意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在另一篇支持鸦片合法化文章的序言中,他们写道:“尽管我们不能,至少目前不能表达赞成鸦片贸易合法化的观点,更不能断言:如果鸦片贸易合法化,鸦片及其引起的罪恶将会消失的论点。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整个鸦片问题…值得(进行)深入地、各个方面的探讨,我们邀请读者们参与,将这个问题阐述清楚”。【注释】“The Opium Trade: Remarks on the Character of the Traffic,” Chinese Repository, Vol. 16, April 1847, pp.179~180.【注尾】 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中国丛报》又刊登了几篇支持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文章,显然,该报的编辑们开始成为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支持者。实际上,在1855年前后,美国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对中国民众遭受鸦片深重危害的人道主义关怀转变到对因鸦片走私毁坏西方人整体声誉的关注。美国传教士鸦片问题立场的转变对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及美国政府鸦片贸易政策的改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虽然实行“内禁外不禁”的政策, 但并没有完全地废除禁烟法令, 鸦片贸易在某种程度上还受着限制。因此,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接连要求清政府发布取消禁烟的谕令,均遭拒绝。鸦片贸易既受道德的约束,又涉及政治和经济利益,因而英国政府极力追求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在1842年8月的谈判会议上,璞鼎查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竟无耻声言:“若将鸦片的入口使之合法化,使富户和官吏都可以参加合作,这样便可将走私的方便大加限制,下便人民,上裕国库,岂不甚好。”【注释】利洛:《缔约日记》(齐思和等主编),上海·神州国光社,1964版,第219页。【注尾】 1854年,英使包令重申此项要求,包令在其所谓“变通”条约清折中提出“将鸦片土一项准其一律进口, 报税公允。”清政府代表崇伦遵旨指出:“至通变税则会同变通鸦片进口报税一事, 查贵国既系万年和约, 似不应另有异议。”【注释】中国史学会主编、齐思和等编:《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58页。【注尾】 1857年英外相克勒拉德恩伯爵在给特命全权大使额尔金的指示中, 要求他“以完纳关税把鸦片贸易置于合法地位。”但由于清政府并未解除起禁烟法令,鸦片贸易一直未获得法律上认可,仍属违禁性质,英国政府“以完纳关税把鸦片贸易置于合法化地位”的要求屡遭清政府的拒绝。【注释】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681页。【注尾】
为了攫取更多的殖民特权,并促进鸦片贸易合法化,1854年英国联合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交涉。要求开发中国内地和沿海各城市;长江自由通航;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内地税等一系列不平等要求,但清政府只同意减轻上海关税,拒绝了其他要求。于是,英、法分别制造了“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并于1856年10月23日发动了侵略性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了迫使清政府屈服,同意进行全面修约,英法联军于1858年4月进攻天津大沽口。美国和俄国采取了“观望”政策,美国在战争一爆发就派遣了专使列卫廉(William B. Reed)赴华,以获取同样的“修约”特权。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各乘兵舰抵达白河口外,并分别照会清政府,提出侵略性条款,要求派出全权大臣进行谈判。
与前专使顾盛一样,美国专使列卫廉也完全依赖于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和马林进行《天津条约》谈判。在卫三畏等到达天津之前,列卫廉实际上是让裨治文作为临时顾问帮助处理一些政治事务,并评价裨治文是“稳妥而又最重要的顾问。”鉴于美国传教士在整个条约谈判过程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列卫廉后来写道:“若没有他们(传教士)的服务,我在中国将无法迈出一步来履行我的使命,无法阅读、书写或理解中方官方信笺或条约规定。”【注释】Tyler Dennett, Americans in Eastern Asia (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mpany, 1922), p.556.【注尾】
然而,中美《天津条约》在鸦片贸易问题上却保持了沉默,在《天津条约》对鸦片贸易所表现的立场并非意味着列卫廉在条约谈判中忽视了这一问题,列卫廉来华之前是坚决地反对鸦片贸易的,并受美国政府指示要在新条约中重申反对鸦片贸易的立场。但是,当他到达上海之后,列卫廉发现多数外国在华居民包括美国传教士都认为,鸦片贸易合法化是消除鸦片走私、禁绝鸦片吸食的优先考虑途径之一。毫无疑问,列卫廉的传教士顾问也同样持有这种观点,1858年3月,卫三畏在他的日记中就写道:“(中国官员)引证了第六条反对英国人的戒律,宣称他们绝对不会信仰基督教,因为西方人正为了获利而用鸦片杀害中国人。”【注释】F.W. Williams, The Life and Letters of Samuel Wells Williams (New York & London: G. P. Putnam's Sons, 1889), p.175.【注尾】 中国民众将基督教与鸦片走私联系起来的态度使多数美国传教士大为恼火,也更加使他们坚信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缓解中国民众对西方人及基督教仇视的重要方式之一。
美国传教士的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列卫廉对鸦片贸易的立场及后来中美条约谈判的主要内容。列卫廉清楚地认识到,要迫使清朝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就必须采取武力威胁,而这是与他本人的政治价值观及美国政府反对鸦片贸易的立场完全相违背的。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是一种“观望”政策,即依靠英法联军的武力威胁,以“最惠国待遇”条款攫取更多的殖民地特权。基于这种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列卫廉在天津条约谈判过程中始终避免涉及鸦片贸易问题,而决定以一个更为详细的补充性商业协议来解决鸦片贸易合法化的问题。
1858年6月初,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了谈判。英、法代表骄横要挟,俄、美代表则扮演“调停人”的角色从中渔利。迫于英法联军的武力威胁,清政府在天津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在议和谈判中,英国外相克勒拉德恩伯爵指示全权特使额尔金通过谈判,达到“以完纳关税把鸦片贸易置于合法地位”的目的,【注释】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618页。【注尾】 从而顺利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清政府为了早日结束战争、达成“和议”,在中方代表大学士桂良等即将赴沪谈判前,1858年8月27日,咸丰皇帝密令其在谈判中可以全免洋货关税与鸦片弛禁为条件,换取罢议公使驻京等条款,“为一劳永逸之计”。【注释】《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28页。【注尾】 1858年10月13日,中英上海税则谈判中额尔金正式提出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要求,清政府接受了这一屈辱条款。同年11月,清政府在上海又同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该条约第五款规定:“‘鸦片’改名‘洋药’,准其进口,每百斤交纳进口税三十两。向来洋药……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从此,鸦片贸易合法化。对于这一条约,时任外交官兼翻译的卫三畏评论道:“为了不准这种毒品通过海关进口,中国政府曾经进行了长期的抵抗,现在却已让步;以南京条约而结束的鸦片战争终于胜利了。那些可尊敬的英国商人和政府自此以后再也不必为走私这项商品而感到耻辱了。【注释】中国史学会主编、齐思和等编:《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87页。【注尾】 ……我确信这是对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的最好处置,对于这一荒唐的罪恶闹剧来说,合法化是更为可取的方式;鸦片公开的进口使我们也更为心安,再也不需要鸦片驳船和贿赂毒品巡视员了。”【注释】F.W. Williams, pp.291~292.【注尾】 这是卫三畏等美国传教士在将鸦片贸易合法化责任推给英国当局时所表现出来一种矛盾心态,由于“在中国扩散鸦片所带来不道德和走私的标记已去掉”,他们也同样“不必为走私这项商品而感到耻辱了。”因此,为了使他们的良心免受谴责,也可能是为了更有效地在中国传播福音,美国传教士们最终改变了初衷,帮助西方列强在中国铺平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道路。

  四、结语

    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来华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影响。虽然商业和政治利益也决定着其对华政策,但美国来华传教士对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的主要内容影响甚大。的确,美国来华传教士对汉语的掌握及与清朝官员交往的经验使得他们成为美国外交代表团不可或缺的外交助手,他们的立场和信仰对美国在东亚的外交政策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遗憾的是,在《天津条约》谈判过程中,美国传教士由于鸦片贸易观的转变及利益冲突最终未能够提出阻止鸦片贸易在中国继续扩张的积极性措施。鸦片贸易合法化为鸦片大规模的向中国输入铺平了道路。正如凯思琳·劳德威克(Kathleen L. Lodwick)所指出:“鸦片贸易合法化显然不能减少(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反而导致鸦片吸食数量的逐年增加。”【注释】Tyler Dennett, p.556.【注尾】 美国来华传教士支持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立场可以说是美国在《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认可鸦片作为对华贸易商品的主要动因之一,从而使美国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其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因此,美国来华传教士虽然在鸦片战争之前曾强烈地抨击鸦片给中国民众所带来的罪恶,并坚决地通过《中国丛报》呼吁禁绝鸦片走私,但在《天津条约》前后,其鸦片贸易观的转变最终导致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的改变及鸦片贸易在华的进一步扩大。

甘开鹏: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