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2006年第4期

 

清末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注释】本课题研究得到国家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陈其博士、李伟科主任、、芮信副编审、张振海先生的帮助和指导。他们所提供的珍贵史料,是此项研究的基础。特此致谢!【注尾】

 

赵梅

 

〔内容提要〕本文在阅读自1902年~2003年中国的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历史教科书的基础上,对过去一百多年间中国中小学的外国历史(包括美国)的教学思想、美国历史的教学内容和观点进行分析整理,探讨自清末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表明,一方面,中国中学的美国历史教学内容随着时代变化、历史发展而不断增添新内容,不同时期对这些历史问题有着不同的诠释;另一方面,独立战争、美国宪法和美国的建立、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一直是中国中学美国历史教学的经典内容。文章认为,教科书是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过去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

关键词:美国历史文化 教科书 美国形象

    本文在阅读自1902年~2003年中国的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历史教科书的基础上,对一百年间中国中小学的外国历史(包括美国)的教学思想、美国历史的教学内容和观点进行分析整理,探讨自清末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进而从一个侧面探寻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对美国的认识过程。
近年来多项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教育和教科书是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看法的最初来源,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学教育完成后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头脑中的美国历史图景及对美国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得到的。【注释】参见: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1998年的民意调查:《中国公众对克林顿总统访华的态度及对美国的了解》,第6页。http:// www.cmmr.com.cn;赵梅:《中国人看美国》,载《中美长期对话,1986~200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3~20页;Zhao Mei, “Chinese Views of America : A Survey,” in Carola McGiffert ed., Chinese Images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5), pp.59~76.【注尾】
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中学历史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上。但由于部分史料的缺失,如笔者未能收集到光绪年间及晋察冀等解放区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因而本文也对部分历史时期的小学历史教科书进行了考察。

    一、对美国及世界历史的总体认识

     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以来,无论是清朝末年、民国时期,还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中小学课程管理均采取中央统一管理的方法,中小学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要求都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以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名义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全国中小学教学和教材编写的依据。
     清朝末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两个“学堂章程”,其中对中小学的学制、教学时间、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做了规定。民国初年,中央政府通过“中小学校令”及其相关的教则或施行规则来统一学校课程。1922年至1949年,关于中小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等都体现在中央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课程标准”中。1949年以来,以教育部或国家教委名义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释】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注尾】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要求,进行过近八次修订。
   (一)清朝末年
1902年清政府实行“新政”,设立新学堂,制定新学制,分别于1902年(光绪28年)、1904年(光绪29年)颁发《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较为系统完备的法定学制,它对蒙学堂、小学堂、中小学堂等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的原则做了规定。【注释】《钦定蒙学堂章程》(摘录),1902年;《钦定小学堂章程》(摘录),1902年;《钦定中学堂章程》(摘录)1902年;《奏定初等小学章程》(摘录),1904;《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摘录),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摘录),1904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1~7页。【注尾】 1909年《学部奏变通中学堂课程分文科实科折》规定中学分设文科、实科;文科每周学习历史3钟点。【注释】《学部奏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摘录),1909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9页。【注尾】
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着重讲授本国历史,“先讲乡土历史”“次讲亚洲各国史,……,次讲欧洲、美洲史,宜就欧美诸国将其古今历史之重要事宜(上古不必多讲)……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辩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注释】《奏定中学堂章程》,1904年。前引书,第7页。【注尾】课程标准中没有设专章介绍美国,而是将其归在“中外史学(外国近世史)”“东西洋各国史”和“外国历史”中。
    (二)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学校课程标准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是对清末的学堂章程做了一些调整。1922年,政府进行学制改革。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制定《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和《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注释】《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1923年;《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1923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14页。【注尾】 1929年教育部颁发《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本国史暂行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普通科外国史暂行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学科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教法和作业要求做了具体规定。【注释】《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1929年;《高级中学普通科外国史暂行标准》,1929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21~29,37~42页。【注尾】 1932年,教育部颁布正式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把高级中学本国史的课程标准与外国史课程标准合并。【注释】《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43~59页。【注尾】 1936年教育部又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颁发《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本国史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减少了世界史的内容和学时。【注释】《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6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6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60~76页。【注尾】
这一时期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主要体现了如下的外国历史教学思想:
1.了解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轨迹,培养世界观。“研究异地异时的社会,是培养世界观念的最好途径。所以讲习世界各民族的史迹,足以纠正狭隘的排外的民族成见,养成博大的合作的观念与公正宽厚的精神。”【注释】《高级中学普通外国史暂行课程标准》,1929年。前引书:第37页。【注尾】
2.了解近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发展及中国在当时国际局势中的处境,完成中国的反帝独立运动。“中国今日讲习外国史,尤当注意近世帝国主义的发展与最近民族运动的大势,以激起国民解除帝国主义束缚,完成解放的勇气。”【注释】同上。【注尾】
3.学习欧美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思想。“欧美近世科学的进步,是中国民族所急应迎头直追的。……我们不欲数典忘祖,却也不能闭户自封。所以讲习外国史时,富阐发外国的学术思想与其特长的精神,以为中国民族观摩效法,截长补短的一助。”【注释】同上。【注尾】“对于中外各时代的政治状况,特别注意说明现代民权发展的由来,以树立学生政治训练与运用民权的基础。”【注释】《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1929年,前引书,第21页。【注尾】
在1929到1936年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均有专章讲述美国独立、美国内战等。虽然对美国的“资本帝国主义”多有批判,但对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及美国联邦制的评价较为正面。
(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
1949年后,小学设置历史学科。1956年颁布《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这是新中国参照苏联样本制定的第一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此后,该教学大纲又经过数次修订,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
1950年,教育部颁发《小学历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注释】《小学历史课程暂行标准》,1950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104~108页。【注尾】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教育部参照苏联的做法制定了一套新的教学大纲,于1956年颁发《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注释】《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1956年;《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1956 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166页~194页。【注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制定的第一套完整的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1957年,教育部发出精简教科书内容的通知,调整教学内容。【注释】《关于中学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等科教科书的精简办法》,1957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236~238页。【注尾】 1963年,教育部制定《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对1956年的教学大纲作了较大调整。【注释】《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63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256页。【注尾】“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遭到破坏,中学历史教学出现混乱现象。在此期间,教育部未颁发历史教学标准。
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上看,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教学(包括美国历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
(1)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
(2)人类社会经历原始社会、奴隶占有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历史教学旨在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注释】《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1956年。前引书,第182页。【注尾】
(3)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战胜资本主义提供了保障。“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苏联是人类解放道路上的灯塔。”【注释】同上,第194页。【注尾】
(4)“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新的反动的和侵略的中心。”【注释】同上,第186页。【注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发了横财,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注释】《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63年。前引书,第305页。【注尾】
这一时期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均设有专章讲述美国历史,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内战进行了较为正面的描述,但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形象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基本上是负面的。
2. 1978年至1992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之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一版)》,【注释】《全日制十年之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78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327~385页。【注尾】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教育的混乱进行了纠正,但难免仍有一些“文化大革命”的印记。
1980年,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对1978年的大纲作了重大修订,颁发了《全日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二版)》。【注释】《全日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二版)》,1980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386~439页。【注尾】 1986年,国家教委制订并颁布一套新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注释】《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86年。载《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448~509页。【注尾】 1988年国家教委制订《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于1990年在全国少数学校试行,并于1992年、2000年进行修订,以下简称《课标》。
1978年、1980年和1986年的教学大纲对世界历史和美国历史的看法较为一致,1992年的修订版出现了一些变化。教学内容和指导思想中较突出的要点有:
(1) “世界近代史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到1917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结束,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开始衰落的历史。”【注释】《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78年,前引书,第368、377页。【注尾】世界现代史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和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注释】参见1978年、1988年、1990年《课标》,前引书,第368、594页。【注尾】
(2)“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比较起来是一个重大进步,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它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注释】参见1978年、1988年、1990年《课标》,前引书,第369、531、586页。【注尾】
(3)英、法革命和北美的独立战争是具有广泛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注释】《课标》,1992年,前引书,第677页。【注尾】
(4)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篡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把列宁缔造的无产阶级政党变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法西斯党,把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帝国主义国家。“苏联是最危险的世界战争策源地。”【注释】《课标》,1978年,前引书,第384页。【注尾】
(5) “美帝国主义急剧衰落。”【注释】同上,第384页。【注尾】“美国在战争中扩展了经济军事力量,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注释】《课标》,1988年,前引书,第532页。【注尾】“对社会主义采取‘冷战’甚至局部战争的政策。”《课标》,1990年,前引书,第595页。
(6)世界格局演变为三个世界,“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注释】《课标》,1978年,前引书,第384页;《课标》,1980,第532页。【注尾】,第三世界成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主力。【注释】参见1978年、1980年、1990年《课标》,前引书,第379、495、595页。【注尾】
(7)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阴谋。【注释】《国家教委关于颁发〈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1991年,前引书,第631页。【注尾】
在这一时期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均有专章讲述美国历史。所不同的是,对美国独立战争持较为正面的看法,但对19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转变成帝国主义国家的看法则较为负面。而对美国的发展趋势的认识,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苏修、美帝都是纸老虎”“美帝国主义急剧衰落”《课标》,1978年,前引书,第379、384页。到“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课标》,1988年,前引书,第532页。写入教科书。
3.1996年到2000年
1996年,国家教委制订了同九年义务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于1997年起在江西、山西、天津市进行试验,后扩大到全国20个省进行试验。2000年,教育部对该大纲进行修订。
同前一个时期相比,这个时期对美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看法发生了一些改变。主要在如下方面:
(1)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注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6年》,《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700页。【注尾】;世界现代史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注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6年》,前引书,第702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2000年》,前引书,第743、745页。【注尾】
(2) 北美独立战争有着民族解放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及其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注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2000年》,前引书,第744页。【注尾】
(3)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不仅缓和了国内矛盾,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注释】同上,第746页。【注尾】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到处插手。【注释】同上,第747页。【注尾】
(5)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改变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注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6年》,前引书,第703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2000年》,前引书,第747页。【注尾】
   4. 2003年至今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一套全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从教学理念、思路和对中外历史的总体认识上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历史课程标准改革。
从对美国和世界历史的总体看法上,2003年《课标》体现出与以往的一些不同:
    (1)“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人类逐步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注释】初中《课标》,2003年,“世界现代史”导言。【注尾】
(2)“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历史进程渐趋国际化,世界各国发展模式则呈现民族化和多样化,这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注释】初中《课标》,2003年,“世界现代史”导言。【注尾】
    (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注释】同上。【注尾】
    (4)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注释】同上。【注尾】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渐成为时代主题。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注释】同上。【注尾】
    (6)“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人类文化空前繁荣,世界性、民族性与多样性交相辉映。”【注释】同上。【注尾】
    上述材料清晰显示,清末以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和对美国及世界历史的总体认识,是时代的缩影,它随着时代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在不断变化。

二、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从目前所接触到的、较为可信的材料看,正规的中学外国历史教材编写已有百余年。光绪28年(1902年),上海作新译书局出版了《万国历史》【注释】上海作新译书局:《万国历史》,上海英租界大马路福源里20号·作新译书局,光绪28年阴历6月29日发行(1902年)。【注尾】,是中国第一部关于世界历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该书第三卷“近世史”中,设“阿美利加之独立”和“北亚美利加合众国”专章讲述美国历史。自此,美国历史开始进入中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回顾过去百余年间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美国和美国历史的解释,可以追寻出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及其变化的轨迹,它既是过去百余年来中国美国史研究成果的结晶,反映出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美国和外部世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清末以来中国历史百年沧桑的真实写照。
清末以来中国中学美国历史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下述问题:
(一) 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历史教学的经典内容。在清末以来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中均有专章论述。对独立战争的历史作用,教科书多持肯定态度,认为它不仅是一次反抗殖民压迫、要求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而且是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革命,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法国革命,也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万国历史》第三卷“近世史”的第三章“阿美利加之独立”中,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历史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万国历史》这样写道:
“阿美利加之英伦殖民,始于十七世纪之初。……英伦与游此地收利益,定种种之法,禁其通商,用压制之法,惟计利奇本国,且欲课税于领地。……领地之人民怒曰:租税皆由代议士允许,而后可以课之;非由代议士,新英伦不得课之。……于是主自由平等之人民等,不堪其压制,举兵抗之。……华盛顿苦战奋斗,逢百难而不屈。一千七百七十六年,遂布告独立之文。英伦力竭,认其独立。华盛顿既全其义务,解职归故乡。”【注释】《万国历史》,第168~169页。【注尾】
上述对美国独立战争颇为正面的描述和评价,亦可见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教科书中。所不同的是,民国时期的教科书更为强调民权因素,并谈到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革命、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和英国殖民政策的影响:
“至于美国独立的影响,以下列诸项最为重要:(1)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确立,促使法国法革命爆发。(2)英国受到这一次教训之后,对殖民地改取比较放任的政策,任其组织自治政府。(3)引起中南美各拉丁民族的独立运动。”【注释】傅彬然编著:《初中外国历史教本》,上海·开明书店,民国26年初版,民国35年8月十版,上册,第128页。【注尾】
1949年以来至今,教科书对独立战争的历史作用始终持正面看法,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科书,从反抗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解放的角度解释美国独立战争,认为它是北美殖民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革命斗争。【注释】《世界历史》(高级中学课本),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7~9页。【注尾】“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科书,没有关于独立战争的教学内容。70、80、90年代的教科书更为详细地讲述了独立战争的整个过程。2005年版教科书对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做出了如下评价:
“《独立宣言》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件,它不仅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崭新国家的诞生,更重要的是,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原则。它宣布人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它的提出比法国《人权宣言》早13年。……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当然,《独立宣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历史: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第27页。【注尾】
(二) 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是中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又一经典内容。过去百年间,教科书基本肯定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认为它废除了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区别在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析视角。
清末及民国时期,教科书多从民权、反对奴隶制的角度解释南北战争。《万国历史》首次把南北战争写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它写道:
“北阿美利加合众国……因禁止贩卖黑奴之事。遂开战衅。国内南北分裂。……北部诸州则浚法公理。以为同属人类。当同享人生自由之乐。贩卖黑奴而束缚其身者。乃大伤人情。戾于天理。故主持废黑奴之意。时选举之大领统林肯最明公理。亦欲废之。南部之人民不欲认为大统领。……遂成诸州之战争。”【注释】《万国历史》,第212~213页。【注尾】
民国时期教科书对南北战争的解释与《万国历史》相似,认为它废除了奴隶制,为美国“一变而成工业国,和英德诸国,逐鹿于世界市场”【注释】卢文迪编:《中华外国历史》(初中适用),上海·中华书局印行,民国36年第五版,第二册,第28~29页。【注尾】铺平了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科书多从阶级压迫的角度分析美国南北战争。50~70年代的教科书,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评述南北战争及其影响,它写道:
“美国的劳动人民痛恨任何奴役,他们都坚决反对奴隶制度。……内战的结果,美国重新统一。不过内战以后的美国不再是资产阶级和奴隶主共同统治的国家,而是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内战的结果,美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增长。三四十年间,美国发展成为头等工业国。……奴隶制度废除了,黑人并没有真正得到解放。他们没有土地,被迫接受资本主义的奴役,同时也受到种族歧视。在美国,有色人种都受到虐待。我国在美国的侨民也是被虐待的对象。”
80、90年代的教科书认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使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赶上和超过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美国资产阶级仍然推行种族歧视政策,直到今天,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注释】《世界历史》(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1987年第7次印刷,下册,第24页;《世界历史》(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下册,第118页。【注尾】
2000年出版的教科书对南北战争的看法基本与上述一致,但不再用“阶级压迫”一词来解释现今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歧视。【注释】《世界近现代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版,第86页。【注尾】
(三)美国宪法和政治制度
《美国宪法》及美国联邦制首次被写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在《万国历史》中。纵观此后一百年来中学历史课本对《美国宪法》和美国政治制度的解释,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截然不同。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多从自由、反抗暴政、民权、三权分立的角度赞扬《美国宪法》和联邦制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在民国时期,教科书侧重从宪政的角度分析《美国宪法》及其所规定的三权分立制度,以探求美国的强盛之道。
《万国历史》认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是出于人民爱自由、爱权利、反抗暴政,是一个伟业。它这样写道:
“于是十三领地。分为各州。咸以自由民权为宗旨。定宪法。置大统领一人。总理庶务。一千七百八十九年三月四日。首选华盛顿为初次之大统领。成北阿美利加合众国。合众国之独立。实出于国民之爱权利。爱自由。不稍受暴政之压制。奋力以获得胜利。其事业光昌。赫耀伟大。国民之举动也。且当时建比伟业者。皆由智者义勇之士。”【注释】《万国历史》,第169~170页。【注尾】
民国时期的教科书,着重讲述美国宪法所规定的联邦制度,及其所体现的制衡和三权分立原则。如1947年出版的《中华外国历史》写道:
“北美独立自得各国承认后,十三州人民以为有制定宪法的必要,就于1787年在费拉德费城开会议,制定新宪法:合众国而成一联邦共和国,各州得各有宪法;立法权委诸国会——国会设上下二院;司法权则由最高法院执行。这是根据‘三权分立’和‘制衡’两原则而形成的。1789年,召集第一次国会,举华盛顿为大总统,北美合众国于是正式成立。”【注释】卢文迪编:《中华外国历史》(初中适用),上海·中华书局印行,民国37年五版,第一册,第99~100页。【注尾】
类似的论述,亦可见于民国时期出版的其他几部中学历史教科书。【注释】参见闵宗益、孙逸殊编著:《高中新外国史》(修正课程标准适用),上海·世界书局印行,民国36年2月五版,中册,第87~88页。【注尾】
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教科书对《美国宪法》及美国的政治制度持批判态度,认为宪法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权利和被选举权。……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工人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有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以为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以为着剥削的自由。”【注释】《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16页。【注尾】
80、90年代的教科书,对《美国宪法》和美国联邦制度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未做价值判断。【注释】见《世界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上册,第175~176页;《世界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上册,第36~38页。【注尾】
根据2003年课标编写、于2005年出版的教科书,对《美国宪法》及其所规定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既肯定了宪法的重要历史意义,也指出了其局限: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由于美国是一个崭新的、没有封建传统的国家,美国宪法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与美国的现实相结合,在美国建立起了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初衷并非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国家制度,他们当时关心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以挽救危机中的联邦。……1787年宪法……因此带有一些明显缺陷。例如,在奴隶制问题上,……宪法虽然明确阐明了主权在民原则,……但在宪法批准后,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所编著:《历史: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第55~56页。【注尾】
(四)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也是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经典内容。早在民国时期,罗斯福新政就出现在教科书中。通过对几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中学课本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以下不同:
(1)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多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来解释美国30年代大危机和评价罗斯福新政。如1946年出版的《高中新外国史》对美国30年代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进行了如下描述:
“帝国资本主义自19世纪以来,发展的迅速,殊可惊人,只因为他无法免除自身的矛盾,仍不免发生极大的恐慌。美国在经济欣欣向荣的时候,也发生过二次的大恐慌,……美国产业界一般现出衰退迹象。使世界资本主义各国,也都受其影响,而陷于万分危险的状态之中。……罗斯福总统就职,更谋复兴方法,停止金本位制,实行通货膨胀,颁布几十种新法规……此运动以兰鹰为徵号,成为兰鹰运动。此运动之结果,市场一时亦有恢复的现象,但究不能克服普遍的恐慌的袭击。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现象,已成为不可掩饰的事实了。”【注释】闵宗益、孙逸殊编著:《高中新外国史》(修正课程标准适用),上海·世界书局印行,民国36年2月三版,下册,第191~192页。【注尾】
(2)1949年以来到20世纪70年代末,教科书注重对危机状况的描写,而对罗斯福新政着墨不多。1957年的高中世界近现代史课本对30年代大危机的描写最为典型:
“垄断资本家为了恢复商品的价格和维持他们的利润就大量销毁物资。成袋的咖啡推入海里,牛奶倒入河中,小麦被烧掉,熔铁炉被拆毁。这种破坏产品和生产装备的情形,跟成千上万劳动人民失业与挨饿的境况成了强烈的对照。
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的年月里,社会主义苏联正处在巨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高涨中。这一切明显地显示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绝对优越性。”【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1958年第4版,下册,第69页。【注尾】
虽然这段话在此后教科书中有所修改,但其基本思想沿用了近半个世纪。如1987年的教材写道:
“危机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而垄断资本家为了恢复商品的价格和维持他们的利润,却大量销毁商品。咖啡和牛奶被倒入大海;小麦和玉蜀黍被当作煤烧;千百万头牲畜被杀掉不许人吃;棉花被埋在土里而不许织布。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在这次危机中特别清楚地暴露出来了。”【注释】寿纪瑜等编:《世界历史》(高级中学课本),1987年5月,下册,第227页;《世界历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注尾】
(3)尽管20世纪80、90年代的教科书中仍保留了一些50年代教科书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字句,但在80年代的教科书中已开始详细介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并对新政的作用进行评价,认为:“‘新政’不能从更根本上遏制危机,但是,它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开始回升,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社会趋向安定。”【注释】寿纪瑜等编:《世界历史》(高级中学课本),1987年5月,下册,第229页。【注尾】
(4)2004年5月出版的教科书,更多地从经济运行角度解释大危机爆发的原因,认为财富过度集中、股市过热、过度的贷款消费共同促成了美国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罗斯福新政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制度中的弊端,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美国像德、日那样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它所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美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历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第120~128页。【注尾】
(五) 美国的国家性质
纵观过去百年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谈到19世纪末以来的美国时,使用最多的词汇是“帝国主义”。以19世纪末为界,独立战争以来的美国历史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被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此前的美国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此后的美国则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29年颁布的《高级中学普通科外国史暂行课程标准》,第一次在教科书中把美国称为“帝国主义”国家,这种看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前和以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都将19世纪末以来的美国称为“帝国主义”,但两者关于“帝国主义”的定义则不尽相同。前者主要从殖民掠夺、经济侵略的角度分析;后者则以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认为它具有五大特征,即垂死性、腐朽性、垄断性、资本输出和金融寡头。
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写道:
“工业革命的产物,一方面是社会主义,一方面便是帝国主义。……因工业革命的结果,工业品的生产量便超过了本国需要的数量,这便发生了生产过剩现象;生产既过剩,势必须向外推销,便不能不忧海外市场的竞争。生产既增,工商业的盈余必多,资本也必因之集积,又不免发生资本过剩的现象;资本一过剩,势必有不能不从事海外投资的竞争。海外市场竞争和海外投资竞争,便造成了现代以经济侵略为中心的帝国主义。”【注释】卢文迪编:《中华外国历史》(初中适用),上海·中华书局印行,民国36年五版,第二册,第27~28页。【注尾】
“1850年时,美国的领土已横断大陆,而西达太平洋了。及南北战争告终,国家的统一,更形巩固,国民的团结,日益加强。……1871年以来,共和党又常夺得政权,努力向外拓展版图。……从此美国便继英、法,而成一帝国主义者了。”【注释】孙逸殊、闵宗益编著:《高中新外国史》,上海·世界书局印行,民国35年,下册,第42~43页。【注尾】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的教科书写道: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转变到垄断,那就是进入了帝国主义的阶段。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因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20世纪初年,帝国主义完全形成了。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一个特征。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帝国主义国家,主要是美、德、……等国。”【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世界历史》(初级中学课本),1956年第一版,1963年第七版,下册,第9页。【注尾】
1965年的教科书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被打败了,美国接替德、日、意成为反动和侵略的中心:
“战后的美国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中心,侵略和战争的主要根源。美国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毛泽东同志在1947年就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代替德、日帝国主义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注释】《历史》(初级中学课本,全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年10月版,第227页。【注尾】
到1996年,教科书中虽仍然沿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这个提法,但不再提帝国主义的垂死性、腐朽性等特征,而强调“垄断”的特征。
2004、2005年出版的教科书,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描述现今美国的发展。
(六) 美国及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
过去百年的世界历史教科书,通常都在最后一章分析国际局势,展望世界未来。这些分析,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的人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不同认识,而对美国的看法与之相伴随。
《万国历史》在最后一章,一方面表达对强权政治的痛恨,谴责欧洲列强手持《圣经》和刀剑,另一方面又表达出世界大同和博爱的理想:
“世界者。强者之所有也。此言诚然。故此互相竞争之际。欧洲人博爱之说。同胞之义。非不美也。然鲜有能行者。口虽称道之。而心则狡焉思启。右手持圣经以教导人。左手则持剑戟以相待。然则竞争也。战斗也。残忍也。皆今日所未免。而强权者之所行也。人苟不能自强。受强权者之控制。而望博爱之说以纾其苦。得乎否乎。然则所谓文明之国者何也。曰人民有才能智慧者。则保持之。不使失所。”【注释】《万国历史》,第233页。【注尾】
1949年以后至冷战结束,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整个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开始衰落的历史,而世界现代史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由此而推论,尽管美国曾进行过罗斯福行政等改革,但终究无法挽救其走向灭亡的命运。
1958年的教科书写道:
“在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里,虽然美帝国主义横行一时,但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扩大,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帝国主义遭受严重的打击。世界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社会主义而不利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总危机加深了。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的:现在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灭亡,全世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注释】《世界历史》(初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册,第63页。【注尾】
     冷战结束后,1996年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2003年的教科书强调和平与发展为时代的主题,认为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调节和改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两级格局崩溃后,世界呈现多极化。

    三、一些思考

    纵观百余年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有关美国历史的教学内容及其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自1902年以来至今,美国历史在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界,被明显地划分为两段。不论是清末、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时期的教科书,对第一阶段的美国历史问题(除美国宪法和美国联邦制度外)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美国立国时期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美国基本是正面的、进步的。对第二阶段即南北战争以后的历史,则因中国国内政治环境与国际地位不同而有所变化,对美国复杂的爱恨情结在教科书对美国这一阶段历史的解释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清末时期的教科书认为它是一手持《圣经》、一手持刀的西方列强;民国时期认为它是资本帝国主义;20世纪50、60年代认为它是美帝国主义,是最危险的敌人;20世纪70、80年代强调它是垄断资本主义;21世纪初则更多地看到它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其次,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大多数国家,大学历史教材可以百花齐放,但中学教学和教学内容是国家制定的,这是因为中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的变化,颇为准确地反映出清末以来中国政府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美国的政策和立场。
     第三,教科书是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过去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
     近代中国人对美国的论述大多是感性的,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华盛顿及其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成为那些向西方寻求中国革新之道的中国人的榜样。1901年,美国《独立宣言》首次被译成中文发表在《国民报》第1期上,华盛顿、林肯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1949年前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由于历史原因,关于美国的书籍和报道多是揭露和批判“美帝国主义的罪恶”。60年代,中国媒体对美国黑人运动给予了一定关注,认为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美国是“纸老虎”,“在一天天烂下去”。
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美国不再仅以恶的形象出现在国内媒体上,中国媒体上开始出现中性的、甚至正面的报道和评论。但由于当时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国国内政治动荡、思想禁锢状态还没有结束,加上两国长达几十年的敌对、隔绝状态,所以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有限,成见远未消除。
严格意义上的美国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年来的不断探索,中国的美国研究在领域的拓展、课题的深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第四,从对美国历史的分析方法来看,清末、民国时期的教科书主要采用历史叙述方法,并配之以一些对当时国际时局和中国的处境的分析;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主流研究方法,先后用阶级斗争学说、帝国主义论、三个世界理论来分析美国历史及国际问题;进入21世纪,教科书将历史教学定位于公民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与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这一历史分析方法上的变化,基本与中国的美国研究及国际问题研究界的整体研究状况相吻合。
总之,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与中国坎坷的百年现代化过程及中美两国关系的状况密切相关: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之所以比较正面,乃源于这一时期是中国救亡图存时期,与其他西方列强相比,美国在中国的形象基本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是中国的最重要盟友,中国共产党当时也充分肯定美国的作用;抗战结束后的国共内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被定义为“扶蒋反共”政策。1949到1972年,中美两国处在外交隔绝状态。相应地,美国也变成中国的头号敌人;1972年之后,尽管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定性没有根本改变,但中美恢复交往使美国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发生了悄然改变。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逐渐由头号敌人变成头号强国,是既要交往又要防范的霸权国家。改革开放,特别是1989年以后,美国成为中国人既恨又爱的国家,“爱”表现在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参照系;“恨”则是由于它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傲慢与霸权。
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反思,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历史教学》曾在2002~2003年间刊发多篇文章,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问题进行讨论,焦点大多集中在中国近代历史教学内容编写上。对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史内容的关注见2004年1月16日《环球时报》刊发王缉思与美国学者谢淑丽(Susan Shirk)关于公共舆论与政府外交政策的对话。在谈到中国公共舆论与政府外交政策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的原因时,王缉思认为,现在的学校教育没有及时反映我们在外交方面的政策调整和战略思维的变化,因此“教科书也需要‘与时俱进’”。【注释】《环球时报》国际论坛: 《公众舆论与外交决策》,2004年1月16日。【注尾】
中国古语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认识外部世界的角度讲,唯有知己,方能知彼;对外部世界定位是否准确,取决于自我定位准确与否;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能否深入,须以自我反思的深入与否为前提。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美国形象似乎也是如此。美国历史事件本身是不能改变的,但不同时代的教科书对它却有不同的解释。美国形象在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变化,所反映出的不是美国历史事实的变化,而是中国人对外部世界、对美国认识的变化。在变化的美国形象的背后,是中国人对自身认识的变化。

赵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审、北京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更正

本刊2006年第3期《战后美国东北部服务业发展研究》一文的作者韩宇应为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特更正,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