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

 

  近一时期,伊朗核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大国的角逐,以及伊朗核问题的未来走向等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期刊发的顾国良的文章对美国对伊朗的政策进行了梳理。他认为,伊朗放弃核计划的关键在于美国;只要美国和伊朗有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专题研讨中,本期刊发的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中美关系及其在亚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王缉思对2005年中美关系的国际政治环境和两国国内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2005年是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最平稳、最成熟的一年,脱离了“非敌即友”的简单逻辑。印尼学者尤素福·瓦南迪从东南亚的视角对美国与东亚大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美国学者加勒特着重评介了美国学界和政界对中国崛起的几种看法。他认为,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形成了安全挑战,但这种挑战首先应被看作是美国的一个战略和经济机遇,同时需要采取两面下注战略,这种观点指导着布什政府的全面对华政策;中美两国需要趁目前关系全面改善的好时期,“锁定”一种基于全球化时代战略现实的伙伴关系。印度学者斯瓦兰·辛格对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恐怖主义的共同威胁和全球化的推动下,过去那种对抗和遏制的模式将不会再现,三个国家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尽管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依然重要,但在现实中其作用正在降低。

  本期专论中刊发的其他几篇文章,也颇具见地。吴志华对1993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的两次改革进行了探讨;仇朝兵以美国在日本和伊拉克战后重建中的作用为例,对美国在伊拉克和日本的重建政策、重建进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李金祥、蔡佳禾对弗朗西斯·福山和查尔斯·克劳瑟默围绕美国外交政策,包括对美国实力地位的界定、“现实威胁”的研判、美国应对威胁的策略和重建伊拉克的政策等问题所进行的激烈辩论进行了评介;刘卫东对《爱国者法》及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本刊新辟“文献与研究”栏目,刊发我国学者对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诸类问题研究状况的研究与评析文章,旨在开阔我国学者的视野,增进并加深我国学者对美国的美国研究及国际问题研究状况的了解,以利于我国学者对美国的深入研究。欢迎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