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近一个时期,“9·11”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走向是国际问题研究者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美国学者米尔夏默去年在伦敦出版的《大国的政治悲剧》和布什政府新近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引发了学者们对“新帝国论”、“整合外交”、大国关系、单边及多边主义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本期专论中,杨洁勉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布什政府的新战略及台湾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报告”反映了布什政府对“9·11”后世界形势的总体判断,阐述了美国一超独霸的心态和理论,勾画了今后一段时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张业亮从大国关系的角度,对冷战时期美欧安全防务关系的特点及其在冷战后的变化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美欧对“威胁”的认知不同,前者强调传统安全威胁,而后者强调全球性的非传统威胁,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9·11”之后,美国把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作为其外交与安全重点,而多数欧洲国家则希望把北约的作用限制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的危机管理行动上;因此,“9·11”事件未改变美欧裂痕加大的趋势,并使其防务关系再次面临考验。在书评栏目中,王义桅和唐小松对《大国的政治悲剧》主要内容进行的评介,有助于人们加深对米尔斯海默的理论以及目前这场争论的理解。

 

    关于美国宪法,学者们见仁见智。本期专论中,梁茂信探讨了美国政府解决城市问题的效用有限性。他认为,美国宪法中存在的无法克服的矛盾性,制衡机制的低效性、联邦制的分散性、利益分配中的腐败性,以及官僚机构中的自主性,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政策的有效性,致使美国城市中贫困、种族歧视、犯罪、毒品走私等问题长期难以解决。而任东来在谈到美国宪法中的英国传统时认为,美国制宪先贤们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们通过妥协的方式,把洛克和柯克两位思想家的见解同北美殖民地自治及制宪经验,融会贯通,炮制出了既有明确原则又有具体条款、既可以操作又富有弹性的美国惟一一部宪法。

 

    本期专论的其他文章中,袁征对美国枪支问题的由来、枪支管制运动的发展及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赵轶峰对克林顿弹劾案反映出来的美国政治和社会体制中权利与权力的冲突进行了分析;诸乐平对美国宪法批准史的一些具体过程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资料详实,观点新颖,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美国社会、政治及法律问题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