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1999年第4期

   

   

读《美国文化与文学选集1607-1914》

 

梅仁毅

   

   

    在美国学(American Studies)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美国为何有这种表现?美国人为何如此行事?当然,对此可以有各种分析和解释。但如果要追根溯源,那就必须研究一下美国文化形成与发展这一深层次的问题。因此,编撰一本适合中国读者需要、收录各个时期反映美国文化发展的作品的文集,是非常必要的。外交学院潘绍中教授编写出版的《美国文化与文学选集1607-1914》一书,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潘绍中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研究生班,长期从事英语教学与外事翻译,80年代以来,开始从事美国学的研究与教学,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与经验。他以精湛的英语水平,对美、中两种文化的了解和独特的视角,从中国读者的需要和美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出发,编写了这一选集。对于从事美国学教学的教师和有志于美国学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是必备的读本。

    粗读此书,我感到《选集》具有下列特征:

    一、在文章的选择上,既注意到美国学者在历史文献选编或思想史选集中收入的名篇,又有编者根据中国读者的需要作出的选择,体现了全面性与多样性。

    在《选集》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到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的片断,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的一部分及《危机》第1期,《独立宣言》,帕特里克·亨利“不自由毋宁死”的演说词,麦迪逊所写的《联邦主义者文集》第10号以及亚伯拉罕·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在演说的最后,林肯提出“决心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也有美国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经典著作中的片断,如历史学家特纳的《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的演说,亨利·史密斯的《未开发的土地》,阿兰·特拉顿伯格的《公司化的美国》,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美国的民主制》,法国人克莱弗格的《一位美国农夫的来信》等作品中的节选。

    除此以外,在选材上,编者还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对美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大影响。加尔文教——清教的人生哲学、教友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勤奋的强调“山巅之城”的理想,在早期美国文化的形成中起过重要作用。不了解这一切,就无法更好地理解美国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的作用以及美国人的使命观的由来。

    为此,编者选入了约翰·温思罗普的布道文及日记,在布道文中,温思罗普提出了“山巅之城”这一理想;还选入了约翰·科顿的布道文,乔纳森·爱德华兹及威廉·伯德的日记和威廉·佩恩的《沉思录》。这些文章从源头上阐明了美国的某些文化传统。

    (2)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美国学者编撰的选集都只收录主流文化中的重要作品,少数民族的作品,激进的工人运动的作品是不会被收入的。潘绍中教授在《选集》中却收入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如反映印第安人悲惨遭遇的《切诺基族的备忘录与抗议书》,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美国黑奴》的自传的第1、6章,加里森主编的废奴主义周刊《解放者》的发刊词,平民党运动(或称进步运动)的一些代表作,如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导论中一部分,斯蒂芬斯《城市的耻辱》中的一部分以及对工人领袖德布斯的描述。这些文章使读者对美国少数民族的经历与遭遇,对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改良运动的开展,对工人领袖的遭遇增加了了解,从而对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

    (3)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编者既重视文学巨匠的作品与贡献,也注意到通俗文化与民间传统的作用。因此,在《选集》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被誉为美国知识界独立宣言的爱默生的《美国学者》和对马丁·路德·金起重大影响的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以及诗人惠特曼的《自己之歌》、《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还可以读到对霍雷尚·阿尔杰鼓吹“美国梦”的小说的介绍以及黑人民歌、民间传说等。通过接触美国文学的各种形式,通过这些作品对社会问题的多层次的反映,读者就可以对美国社会的发展有一种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编者在每一部分前面都有一篇中文引言,对这一阶段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国文化的发展和特点作简明扼要的介绍,而且对中美两种文化加以比较,提出一些见解。这种引言是编者精心之作,反映了编者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和对两种文化的把握,起到了导读及指导的作用。

    编者在第4页最后一段,对加尔文教——清教对个人的评价作了总结,指出“这一切绝不是自然经济下的小农意识所能掌握,而只适合于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开阔自己历史事业的新兴阶级了!……美国文化中的个体主义传统,也从此开始。”短短的一段,点明了美国文化起源中的三个问题:即加尔文教——清教对个人的重视,这种观点代表了新兴阶级的利益以及个体主义与这种宗教观念的关系。

    在对美国革命先驱者富兰克林的评价上,编者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第6页第二段中写道:“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这两大运动(指‘科学革命’和‘启蒙思潮’)与北美务实精神相融合的杰出代表。……可以说,到富兰克林,北美文化终于完成了从清教思想到‘杨基精神’的世俗化、理智化、开明化的历史转变,从而形成了富有北美特点的实用主义的人生哲学。”这不仅是对富兰克林个人地位的评价,也是对美国文化发展的评价,值得深思。

    在第230页到235页的引言中,编者对个体主义的分析和对南方奴隶制的分析,引人注目。编者指出:“自由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在文化上的突出表现就是个体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的普及——这一点不仅是有不同文化、社会传统的中国读者难以真正理解,即使对于属于同一文明系统的法国人托克维尔来说,可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事物。”(第231页)对于南方奴隶制,编者认为应从“美国政治和文化的机制”中去找,“懂得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种族歧视何以会成为美国的癌症,其后遗症何以至今仍困扰着美国社会。”这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美国的种族歧视。

    编者的这种指导性看法,在每一篇“引言”中都有体现。因此,引言应作为《选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仔细加以研读。

    三、在背景介绍、作者简介以及注释中,编者十分注意抓住中国读者的理解误区,加以澄清。这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其影响将是久远的。

    在讨论《独立宣言》中“人生而平等”这一句话时,编者在第147页和第151页上,都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杰弗逊为之奋斗的“人权”,“处处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而并不包括无产者与无业者;因此,正像他在1813年给约翰·亚当斯的信中所示,他所向往的‘民主’乃是建立在民选基础上的精神、智力、文化贵族的统治。”编者又指出,关于“生而平等”这句话,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解释:因为无论在当时或后来的美国,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平等”。

    比尔德所创立的“经济学派”和特纳所创立的“边疆学派”,在美国史学中起过一定的作用;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编者对两种学派都作了介绍,但褒贬不一。在介绍“经济学派”时,编者仅客观地作了简单介绍,但在讨论“边疆学派”时,编者写道:“这种观点,政治上

为美国的扩张政策服务,学术上漏洞很多,作为一种历史学体系很难成立,但由于强调了美国与欧洲的不同条件和道路,却促进了‘美国研究’的产生,对于了解美国文化演变过程不无参考价值。”(第504页)这是对读者的一种引导,尽管人们可以对其评价、褒贬有不同的看法。

    在讨论黑人民歌时,编者作了公正的评价。编者写道:“黑人民歌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美国音乐、舞蹈传统的影响尤为深刻。”在叙述了黑人民歌的来源与发展后,编者的结论是:“黑人民歌以自己独特的色彩形成了与白人民歌迥然不同的传统,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遗产。”(第462-463页)

    《选集》的上述特点,使之成为美国研究和英语教学开展的重要读本。正如编者在序言中所讲,这本《选集》仅是上册,重头戏则在下册。我们期盼下册能早日与读者见面。

   

    梅仁毅: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