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每编一期刊物,都好像是同作者进行了一次真诚的交流。编这一期的时候心中尤其兴奋,好稿太多了。今年因李登辉访美所引发的中美紧张关系,成为学者们所探讨的热点,本期共有三篇文章涉及这一问题。袁明、范士明合写的文章就美国人如何认识中国在“冷战”后的角色以及中国究竟是敌是友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指出,没有理由认为美国的决策者已经在敌友之间为中美关系划出了一条线。“中美两国看待对方的时候,历史的记忆和观念的差异不可避免,但立足于未来的眼光或许更重要——因为我们毕竟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化的相互依存的世纪。”周琪女士认为,尽管中美之间原先的战略关系已不复存在,但两国之间在经贸关系和安全关系上仍然存在着长远的共同利益,这是修复两国关系的基础。牛军先生对中美关系并不乐观。他认为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当前关系恶化所带来的后果短期难以消除,而且今后还会有新的麻烦出现。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务实和避免感情用事是至关重要的。

    本期“专论”中,秦亚青先生以统计模式为分析方法,提出了美国在区域武装冲突中倾向于支持较强区域强国的对手的假设。韦伟先生通过对中美两国一些比较重要的经济数据的对比,认为中美两国经济结构差别较大,中国经济发展不能照搬美国经验;中美经济关系近年来发展迅速,潮流不可阻挡。盛宁先生回顾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的实用主义在美国文化传统中萌生崛起的过程,他指出,这种实用主义在今天的“后工业社会”中已演化成为一种“后哲学文化”,它所代表的价值观已使当今美国的“知识”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胡锦山先生介绍了1940- 1947年间美国黑人人口的地理分布变化情况,他认为这第二次黑人大迁徙促进了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为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在“热点透视”栏中,杨达洲先生通过对美国与南斯拉夫、波黑关系的历史回顾,指出了美国在波黑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转眼一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坚持学术性、建立一种有益的学术规范、在注释上实现刊物自身的统一,一直是本刊孜孜以求的目标,也获得了众多学术同仁们的首肯。对此我们表示感谢,并将不负同行们的希望,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