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1993年第3期

 

 

九十年代美国贸易政策趋向

 

张  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国际贸易作为世界各国的产品市场相互沟通交往的载体,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银行在它最近一期《世界发展报告》中,把促进国际贸易列为90年代“全球经济行动”的首要任务。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作为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在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问题上,显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90年代世界经济新格局下,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格局如何变化,必将对整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的演进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这一背景中,考察美国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世界经济新格局与美国外贸政策之调整

 

    (一)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及对美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自80年代后期以来,在整个世界重新分化组合的进程中,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其突出特征是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极化趋势。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统一市场、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圈,构成世界经济新的三元框架。如果再考虑到南美、中东、南亚等经济力量,那么,世界经济将在上述三元框架为主体的基础上形成“多重立体结构”的格局。这一“三元多重立体结构”,将在90年代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从而最终完成世界经济面向21世纪的格局性转变。

世界经济的格局性变化,对美国90年代外贸政策和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既对美国外贸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其严重挑战在于,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对国际贸易体系的调控能力。面对日益加强的区域集团化倾向,如果美国无法有效地维护国际自由贸易体系,防止三大市场之间的相互封锁,那么,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的美国,必将由于三大市场间的贸易壁垒而失去相当多的世界市场机会,使作为90年代美国经济战略支点的“以扩大对外贸易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战略落空。

    近年来,美日、美欧、美亚贸易摩擦的日益加剧,正是美国所面临的挑战的严峻性的体现。目前,美国虽然在政策上依然支持欧共体实现更加广泛的一体化。但是,对于欧共体一体化后有可能对外设置贸易壁垒,加强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或排斥美国的商品、劳务和投资进入欧洲市场,已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焦虑和不安,并采取了强硬的政策,迫使欧共体对外开放市场。在美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中,美日贸易摩擦具有最大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庞大的对日贸易逆差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外贸问题,压得美国喘不过气来。近几年来对日贸易逆差一直占美国全部外贸逆差的一半左右(1990年为410亿美元,1991年为385亿美元,1992年高达437亿美元)。〔1〕随着美日贸易不平衡的加剧,冲突不断升级。早期的贸易摩擦多集中在纤维、纺织品等轻工业产品,随后扩大到机械、钢铁、汽车等重工业产品,80年代后期以来,双方又频繁地在高技术领域展开较量。智能化电子计算机、高清晰度电视、超导研究……,在一系列关系90年代以至21世纪主导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领域,日本都挟其鼓鼓钱袋,咄咄逼人地与美国竞争。由于高技术产业是美国经济的优势所在,关系到美国未来的前途与命运,因此,日本在高技术领域同美国的激烈竞争与摩擦构成了对美国外贸以至整个经济最严重的挑战。

    总之,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区域集团化的加强,美日贸易的严重不平衡,美欧在贸易壁垒上的激烈冲突,美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投资保障、服务贸易上的摩擦与冲突,都对90年代美国的对外贸易形成了严峻挑战。

    世界经济新格局既对美国外贸提出了严重挑战,同时,也为美国外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总起来看,美国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如果美国能够把握住这些机遇,那么美国的对外贸易将会继续在国际贸易中保持主导地位。具体分析,美国在世界经济三元结构新格局中具有以下几项明显的优势:(1)尽管美国经济实力面对日、德经济实力的增强有所削弱,但目前美国总体经济实力仍居世界首位,而且这一地位在整个90年代仍会保持下去。作为国际经济竞争力基础的劳动生产率,美国仍然大大领先于其他国家。〔2〕特别是,美国经济具有世界最强的创新能力,这在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具有决定意义,这也是美国经济的根本优势所在;(2)从核心三极(美、日、德)在三大集团中各自的地位看,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凝聚力显然要大于日本对东亚地区和德国对欧共体国家的凝聚力;(3)美国渗透其他三元经济结构的能力明显强于日、德两国。譬如,美国可以挖日本的墙角而在亚太市场联合“四小龙”或东盟,也可以联合欧洲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相反,日本和德国在北美拉加拿大、墨西哥拆美国的台方面的能量却显得不足,它们都还缺乏美国那种左右世界经济全局的能力。由于具有这些优势,只要政策得当,美国完全可以把握住新格局形成中产生的机会,在整个90年代中继续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和领先地位。

    (二)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外贸政策的调整

    为了应付世界经济新格局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抓住它所带来的有利机会,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政府对其外贸政策和战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1)新贸易政策基本方针的确立。

    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方针是政策的核心,它从总体上规定了美国90年代外贸政策的方向和根本原则。1989年5月,布什政府在“国家贸易政策纲要”中明确提出了90年代美国外贸政策的基本方针是“自由和公平贸易”。战后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一贯口号是“自由贸易”。布什政府提出的“自由和公平贸易”的口号,无疑反映了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基本方针上的调整变化。它表明,在90年代,美国将会继续实行自由和开放的贸易,但同时,又会以坚决的行动反对外国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近年来,美国政府一再重申这一原则,将其确立为90年代美国贸易政策的基本方针。

    (2)《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的出台。

    为了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指导和规范新格局下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修改,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为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奠定了法律基础。

    《综合贸易法》长达1000多页,洋洋洒洒几百条,但最关键的内容(核心思想)体现在第301条款中(包括修改后的301条款、“特别301”和“超级301”)。许多人之作出美国贸易政策趋于保护主义的论断主要依据的也正是这些条款。因此有必要对其基本性质作一分析。第301条款的基本内容是针对外国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授权政府进行调查并视情况进行报复。修改后的301条款,主要是扩大了“不公平贸易”的范围。“特别301”的主题是“确定那些拒绝为知识产权提供足够保护和市场的国家”,它针对的是侵犯知识产权和向美国封闭这一市场的国家。“超级301”是最容易引起误解、被许多人视为最具保护主义性质的条款,实际上它的主题是“贸易自由化重点的确定”,即要求美国贸易代表确定可能导致贸易自由化的重点做法和重点国家,也就是要确定为了进一步实现贸易自由化要克服哪些主要障碍。从实际执行看,它针对的重点是那些对美国商品进入其市场设置严重障碍的国家。目的是要促使这些国家拆除妨碍美国商品进入其市场的障碍,实现贸易自由化。从《综合贸易法》的核心内容即三个301条款看,它们的主旨都是反对外国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主要针对的是外国对美国的商品和劳务出口设置障碍,对美国封闭其市场;目的是通过谈判和斗争(包括报复),促使外国对美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的出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它成为指导90年代美国贸易政策的根本大纲,规定和制约着美国新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3)对外贸易战略与格局的调整。

为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突出重点地区,弥补薄弱五一节,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政府对其外贸战略及格局进行了调整。按照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和轻重缓急,确定了对外贸易的战略重点及地区格局。1989年,布什政府在向国会提出的“国家贸易政策纲要”中,首次提出了9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的五大战略重点:①早日完成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②积极推进北美经济一体化进程,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在“三元多重立体结构”中加强本元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以此作为美国90年代进攻型贸易战略的出发点。③与日本进行结构性谈判,促使日本市场进一步向美国开放,减少并最终消除巨额对日贸易逆差。④确保欧共体一体化后不在周边设置贸易壁垒,使欧洲市场保持开放性,以便美国产品也能自由地进入欧洲统一市场。⑤扩大和加强与亚太地区的贸易关系,妥善处理日益严重的美、亚贸易冲突,努力纠正贸易不平衡状况。〔3〕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布什政府当政期间的主要外贸行动都是围绕这五大战略重点进行的。这五大战略重点构成了90年代美国外贸的新格局。

    面对世界经济新格局的演变,面对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外贸政策与战略的重大调整,克林顿政府将会采取何种对外贸易政策和战略呢?是走向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坚持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克林顿政府在对外贸易战略上面临着重大的政策选择。

   

二、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走向

 

    (一)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特点

    克林顿政府上台伊始,便在对外贸易领域频繁动作,主动出击,分别就钢铁、飞机、公共采购领域中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了行动,以咄咄逼人的态势拉开了美国新贸易战略的序幕。1993年2月26日克林顿总

统在美利坚大学发表了关于美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演说,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勾画出了美国外贸新战略的基本框架。

    克林顿将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确定为美国新外贸政策的战略目标。他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在美国这样一种开放型自由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将其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他指出,扩大国际贸易,扩展国际市场,增加出口,是带动美国经济复苏,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要做到这一点,除必须加强美国经济自身的竞争力,一个更加开放而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克林顿明确而坚定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认为它将毁灭国际贸易及国际经济增长,从而最终也将扼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他说:“美国人不是保护主义者。保护主义只不过是放弃国际参与的一种好听的说法而已。我们希望竞争取胜。我们提倡开放的贸易制度。”〔4〕

    “公平贸易”是克林顿政府所提出的美国贸易政策的口号和基本原则。克林顿对“公平贸易”政策的解释是:“我们将继续欢迎外国产品和劳务进入我们的市场,然而我们坚持认为,我们的产品和劳务也应该能够在同等条件下进入他们的市场。”〔5〕由此可见,克林顿政府倡导的“公平贸易”,就是在保持美国市场开放性的同时,按照对等原则,使贸易伙伴也向美国开放市场,使外国市场具有同美国市场一样的开放性,使美国商人在外国市场上能够享有外国商人在美国市场上所享有的同等的待遇和竞争条件。与里根、布什政府的贸易政策相比较,克林顿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特点:

    (1)以增强美国经济竞争力作为改善外贸状况的基础。

    克林顿政府明智地认识到,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是与国内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造成80年代以来美国外贸状况恶化,年年出现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巨额外贸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自身竞争力的下降及由此导致的国际经济地位的相对削弱。克林顿政府这种重视“内因”作用的认识,无疑要比里根和布什政府更多地强调“外因”,即把美国的外贸问题主要归咎于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认识更为清醒和深刻。它触及到了问题的深层原因,寻找到了美国“外贸虚弱症”的病根。克林顿对症开出的根治美国外贸虚弱症的“药方”是:增加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振兴国内经济,以增强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外贸的不利状况。〔6〕

    (2)强调对等原则,实行有条件的自由贸易

克林顿政府以增强美国经济的“内功”作为解决外贸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并未视为改善美国外贸状况创造一个必需的、良好的外部条件:努力促使贸易伙伴向美国开放市场,建立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为达到这一目标,克林顿政府将“公平贸易”确定为美国贸易政策的口号和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基本原则,美国政府将更加强调国际贸易的对等原则,推行一种有条件的自由贸易政策。即,在保持美国市场开放性的同时,要求贸易伙伴也相应地向美国开放市场,使外国市场具有同美国市场一样的开放性,使美国商品有同等的进入贸易伙伴市场的机会。如果贸易伙伴不按对等原则行事,向美国产品封闭其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则美国政府将采取强硬行动(主要是利用美国贸易法中的“301条款”,以制裁、报复措施为手段),压迫对手开放其市场。这可以称做是一种“以压促开”的战略。

    (3)重视发挥政府在外贸领域中的指导与调节作用。

    比起里根和布什政府,克林顿政府更加重视政府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强调政府应积极介入,发挥更大的调节和管理作用。新任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在概括克林顿政府的贸易政策时指出,克林顿贸易政策与布什贸易政策的区别在于“主动政策与被动政策之别”,而这种主动与被动之别就在于政府在对外贸易中是否“积极参与”。

    克林顿贸易政策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加政府对教育和科技开发的投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教育和科技开发的新政策。克林顿充分认识到,在信息社会中,保持和增强美国国际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人力资本开发和技术创新。因此,在经济复兴计划中,克林顿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政策与措施。其二,是要实行某种程度的产业政策。即,选择和确定一些对未来美国国际经济地位有重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政府给予支持和扶助,从而保持在关系美国经济未来的高技术产业竞争中的国际领先地位。〔7〕

    (二)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性质与趋向

    与在许多国际经济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不同,国内经济学界对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评价似乎是相当一致的。众多论者都认为,克林顿政府的贸易政策是保护主义性质的,它标志着“保护主义已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主流”。在他们看来,克林顿政府所倡导的“公平贸易”不过是保护主义的“幌子”,是“变相的保护主义”。他们预言,克林顿政府的贸易政策必将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猖獗,国际贸易大战不可避免”。

    对此,笔者持有不同的见解。

    我认为,尽管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尽管在许多方面含有保护主义成分,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主导倾向并不是保护主义,而是坚持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应当看到,克林顿政府所倡导的“公平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是有原则区别的,绝不能等同。“贸易保护主义”是通过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美国市场设置障碍,阻止外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从而达到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公平贸易”则是在保持美国市场开放性的同时,要求贸易伙伴相应地向美国开放市场,使美国商品有同等的进入外国市场的机会。它不是要把美国市场封闭起来,而是要打开别国封闭的市场,扩大自由贸易的范围。因此,作为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宗旨的“公平贸易”,并非像一些人所认定的那样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幌子。就实质而言,它更接近于自由贸易原则而不是贸易保护主义原则。

    当我们论及“公平贸易”时,不能不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公平贸易”所要求的对等原则是否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的问题则是:既然美国倡导自由贸易,它是否还应当要求对等原则?许多论者的观点是,对等原则与自由贸易原则是不相容的,

既然克林顿政府强调对等原则(我向你开放市场,你也应当向我开放市场),那就是抛弃了自由贸易原则。我认为,这种推论是过于简单化了。克林顿政府在“公平贸易”政策中所十分强调的对等原则,从总体上看,并没有违背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毋宁说,这正是自由贸易所要求的。对等原则,实质上就是平等互利的原则,即要求贸易伙伴双方在其贸易活动中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并且双方都能获得利益,这恰恰是自由贸易所要求的,也是它能够进行的基础所在。缺乏平等互利基础的贸易活动是不能持久的。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美国要求在国际贸易中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应当说是合理的,并非过分要求。从其所要求的内容看(在保持美国市场开放性的同时,要求外国市场也同等地向美国开放),也不是保护主义性质的。当然,它与美国战后相当长时间内所推行的纯粹的、无条件的自由贸易政策也有不同。从战后到70年代以前,美国凭借其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实行了一种无条件的自由贸易政策,以此示范、带动其他国家走上自由贸易之路。在此时期内,美国市场开放的速度和程度大大地超过了其他国家,美国并未十分强烈地要求其他国家的市场开放程度达到与美国一样的标准,因为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使其产品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很容易打进、占领别国市场。这一时期,美国推行的是单向性的、无条件的贸易政策。它带有某些“优惠”性质,它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容忍”外国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7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日本的迅速赶上,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不复存在,美国失去了实行单向性、无条件自由贸易政策的实力基础。故从80年代开始提倡“自由和公平贸易”,在保持美国市场开放性的同时也要求对方向美国同等程度地开放市场。尽管“公平贸易”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相对削弱,但它并未削弱到高筑贸易壁垒,缩入其中以求自保的程度,没有衰落到必须全面实行保护主义的地步,美国仍然具有坚持自由和开放性贸易政策的实力。克林顿政府所强调的“对等”原则要求的是共同取消贸易壁垒而不是变相高筑贸易壁垒,是相互开放市场而不是相互关闭市场,这些要求与自由贸易原则并无相悖之处。它是一种双向性的、有条件的自由贸易政策。尽管它已不是纯粹的、无条件的自由贸易政策,但它仍然属于自由贸易的大范畴之内,不能与保护主义划等号。

    说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主导倾向是自由贸易而不是保护主义,并非克林顿偏好自由贸易、厌恶保护主义,而是客观形势使然。促使克林顿政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持自由贸易的国内外客观条件是: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到如此高的程度,世界经济已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任何一国经济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经济而独立运行。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是美国经济顺利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正是美国必须实行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最根本的形势要求。克林顿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伤害贸易对手,最终也会伤害自己。保护主义只会引发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作为最大的贸易国,一旦爆发全球贸易大战,美国必将首当其冲,承受最大的损害。

    (2)美国仍然具有实行开放性贸易政策的经济实力。

    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下,尽管相对于日、德的崛起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有所削弱,但美国仍然具有实行开放性贸易政策所必需的经济实力。当前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领先地位及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这种领先地位的潜力,是克林顿政府得以坚持自由贸易政策的基础所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具有世界最强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以及由此导致的最强的经济创新能力,这在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美国经济的根本优势所在,而这又是与美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的多元性、兼容性、开放性、流动性)密切相联,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具备的。作为国际经济竞争力基础的劳动生产率,目前美国仍大大领先于世界各国。在关系世界经济未来的全球高科技竞争中,美国也处于很大的优势地位。〔8〕还应当看到,信息社会、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不是削弱而是进一步加强了美国的优势地位,它向美国提供了远比其他国家更为有利的条件。因为当今国际经济的竞争,乃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智力、人才的竞争,这些恰恰都是美国的强项。

    从国际贸易自身的发展趋势看,与信息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产品(有形)贸易的比重在下降,服务(无形)贸易在迅速增长。美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地位在知识产权、服务贸易、技术转让、国际投资这些与新技术革命密切相联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中更为明显,这一优势在90年代信息社会、软经济时代加速到来之际更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这也正是克林顿政府坚持自由贸易政策的着眼点和期望之所在。

    (3)美国外贸状况已有好转并非虚弱不堪竞争。

最近10年美国外贸形势(单位:亿美元)

项目

年份

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

外贸逆差

逆差占GDP比例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2017

2199

2159

2233

2502

3202

3617

3887

4160

5325

2689

3324

3380

3684

4097

4471

4774

4976

4897

4482

 671

1142

1221

1450

1596

1270

1157

1089

 734

 843

 

1.9%

3%

3%

3.4%

3.5%

2.6%

2.2%

2%

1.3%

1.3%

 

资料来源: Economic Indicators, 1993年1月

80年代以来美国连年存在的巨额外贸逆差被不少论者作为美国外贸政策必然日益趋于保护主义的重要论据。他们的逻辑推论是:既然美国连年存在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的外贸逆差,这就表明美国外贸形势日益恶化,已处于软弱无力竞争之境地,只有乞灵于保护主义这根“稻草”。这一论断是否正确,只要我们对最近10年美国外贸的实际状况作一认真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便可一目了然。

    由上述资料可见,80年代中期美国外贸形势严重恶化,外贸逆差剧增,1987年达到1596亿美元的高峰。自1988年起美国外贸形势呈好转趋势:出口增长幅度加大;进口增长幅度减小;外贸逆差除个别年份外持续减少(1992年逆差比前一年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日本、德国经济陷入衰退影响美国出口所致);外贸逆差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9〕实际情况表明,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外贸形势并未日益恶化,而是有所好转。尽管逆差数额最近几年仍有数百亿美元之巨,但相对于GDP超过6万亿美元的美国经济来说,仅占GDP的1.3%,尚处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那种认为美国外贸形势日益恶化,外贸地位已虚弱到不堪竞争之境地,唯有依赖保护主义方可勉强维持的论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事实上,克林顿政府所面临的美国外贸形势远没有里根、布什政府时期严峻,因此并无孤注一掷,全面实施带有双刃作用的贸易保护主义极端政策的必要性、紧迫性。

    正是上述这些方面的客观经济形势决定了克林顿政府外贸政策的取向,使它在总体上保持了自由贸易的大方向,也使它尽管带有比布什政府更为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并未在总体上滑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歧路上去。

    以上,我们从多种角度和层面剖析、论证了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性质和基本趋向。结论是: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性质不是保护主义,而是坚持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作为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宗旨的“公平贸易”与保护主义是有原则区别的,它更接近于自由贸易而不是保护主义原则。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些论断仅仅是就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基本性质和主导倾向而言,并不意味着否认克林顿贸易政策中含有保护主义的成分。事实上,克林顿政府的贸易政策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包含有许多保护主义的成分。这些保护主义成分主要表现在,克林顿政府更愿意使用一些直接的保护主义手段来对贸易伙伴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作出反应。如与日本、欧共体的“钢铁战”就是以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来制裁其倾销行为;克林顿政府企图以同样增加政府补贴的方式与欧共体进行“飞机战”;特别是,它一再申明要更严格地实施的“进口配额制”、“自我限制”、过高的卫生及环境标准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因为它们都是用来阻碍、限制外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因此,当我们判断克林顿贸易政策的主导趋势是坚持自由贸易时,绝不意味着其中没有保护主义的成分。否认、掩盖克林顿贸易政策这一“负”的方面,同样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分析。总之,既要看到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基本性质、主导倾向是坚持了自由贸易原则;又要看到它具有比布什政府更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更多的保护主义成分,更强硬的贸易立场。从总体上看,在一般情况下,克林顿政府会坚持自由贸易政策;在某些领域(如汽车、纺织、钢铁行业),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对劳工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时),克林顿政府也会采取某些保护主义措施。只有同时看到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这样两个方面,看到它所具有的两重属性(当然有主次之分),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90年代美国贸易政策的趋向。

 

三、90年代美国贸易战略与格局展望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区、对日贸易、对欧贸易、对亚太地区贸易,是9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战略的五大支点,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美国90年代的外贸格局。本节中,我们将对美国外贸战略的这五大支点及美国与这些重点地区贸易关系的走向作一展望,以期从总体上把握90年代美国贸易政策与格局的前景。

    (一)顺利完成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建立更加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

    推动与完成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是90年代美国外贸政策最优先的任务。美国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的总体战略是:扩大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促进世界经济进一步走向自由化、开放化。具体目标是:(1)扩大关贸总协定范围,建立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新规则。其中心任务是建立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放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国际市场,在这些领域中建立起自由贸易制度。(2)促使各国尽快取消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和一切政府支持,实现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3)完善国际贸易争端处理机制,抑制各国的保护主义,维护国际自由贸易体系。

    就前景而言,尽管目前主要由于美、欧之间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而使乌拉圭回合谈判陷入僵局,迟迟不能按期结束。但是,顺利完成乌拉圭回合谈判是全球贸易健康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对美、欧各国都是有利的,这一点已成为美、欧双方的共识。因此,我们可以预期,随着谈判的进程,美、欧之间最终会在农产品自由贸易问题上各自做出一定的妥协,找到一个双方皆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顺利完成,为整个90年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二)积极推进北美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三元多重立体结构”中加强本元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

    推进北美经济一体化进程,尽快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这是90年代美国外贸战略的立足点之一。1987年美国和加拿大签定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两国将在1999年之前建立起一个共同市场,实现人员、商品、投资的自由流动。然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并未完成北美经济一体化进程,因为没有墨西哥的参加,北美经济一体化是不完整的。因此,自1991年5月起,美、加、墨三国开始了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目前,这一谈判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加、墨三国政府已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待三国国会批准后,《协定》即开始生效。

    克林顿政府对布什政府与加、墨两国所达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持基本赞成态度,但提出应就劳动力条件和环境保护问题与加、墨两国进行新的谈判,以达成一项有关这两个问题的“补充协定”(或称“平行协定”)。加、墨两国政府已同意这一要求,最近美、加、墨三国政府贸易官员已开始进行“补充协定”谈判,并表示将尽快达成协议。一俟“补充协定”达成,克林顿政府即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提交国会批准。届时,一个拥有3.5亿人口,GNP超过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1.2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出现于北美大陆。这将大大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当然,也应当看到,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最强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与其两个实力相对较弱的邻国加拿大、墨西哥的结合,建立这样的自由贸易伙伴关系,其复杂性、艰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美国与加、墨两国在经济贸易关系上相互依赖,密不可分,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三国都是有利的。可以预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有利于美国应付来自日本和欧共体的挑战。因此,在90年代,美国将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全力推动和加快北美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国将会在双边贸易、技术转让、直接投资等领域进一步密切与加、墨的联系,以加强本元经济的凝聚力和北美共同市场的向心力,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与日本进行结构性谈判,使日本市场进一步向美国开放

    如前所述,美日贸易摩擦是对美国贸易地位最为严峻和急迫的挑战,巨额对日贸易逆差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外贸问题,因而,减缓美日贸易摩擦,缩小对日贸易逆差,自然成为90年代美国贸易战略中最为急迫的问题。尽管美日贸易摩擦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美国政府看来,美日贸易摩擦的最大根源是日本市场的封闭性,是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障碍。因而,在90年代美国必定会把从整体上改变日本市场的基本结构,消除其封闭性,使日本市场进一步向美国开放作为解决美日贸易摩擦的着眼点,这是90年代美国对日贸易政策的重心所在。笔者预测,90年代美日贸易关系发展的基本状况将会是:在某些领域,美日贸易摩擦在一定时期内有可能激化;但同时,在另一些领域内,美日贸易摩擦有可能得到缓解;从总体上看,美日贸易关系不可能发展到破裂的程度。因为双方在经贸关系上的基本利益是一致的,双方都无法承受贸易战升级的严重后果。因此,美日间的贸易冲突会长期化,但不会白热化,双方的摩擦和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以某种形式的妥协和调和而收场。那种认为美日贸易摩擦在90年代将会日益激化,以致爆发以保护主义为武器的大规模贸易战的观点是不够全面的。既要看到美日贸易摩擦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又要看到其冲突的可限制性和可调解性,这应当成为我们观察90年代美日贸易关系演变的两个基本认识。

    (四)确保欧共体市场一体化后不在周边设置贸易壁垒,使欧洲统一市场保持开放性

    应当看到,欧共体在一体化进程中,在内部实现人员、商品、投资的自由流动的同时,有可能对外部筑起更多的贸易壁垒,其“排外性”有可能增强,这对美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增加了困难。此外,苏联解体后,欧洲面临的共同威胁消失,欧洲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业已减少,双方的经济矛盾更加突出,贸易冲突日益增加。近年来,美欧之间在油料作物、钢铁、民航客机、公共采购等广泛领域中爆发的一系列贸易冲突,即是美欧间贸易摩擦加剧的明显表示。可以肯定,美欧间的这种贸易摩擦今后只会有增无减。因此,确保欧共体在一体化进程中,对外保持市场的开放性,必然成为90年代美国对欧贸易政策的重心。目前,美国在政策上虽然依然支持欧共体的一体化进程,但是对于欧洲一体化后有可能对外设置贸易壁垒,限制或排斥美国商品进入欧洲统一市场,已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焦虑和不安,并采取了一系列强硬对策(以《综合贸易法》为依据,以“301条款”为武器),压迫欧共体向美国开放市场。展望前景,美欧间的贸易摩擦在90年代初期,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加速实现,有可能增加;然而,这种冲突也必然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之内。通过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各国经济增长,这一根本利益所在,会促使美欧双方进行不断的谈判和协调,将贸易冲突的危害减低到维持正常的国际贸易体系的限度之下。最近美欧之间在油料、农产品、公共采购问题上的斗争与妥协即是明证。始则矛盾爆发,继之威胁报复,最后谈判妥协,这差不多已成为美欧贸易摩擦中的常规“三部曲”。同时,还应当看到,在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完成,在欧洲将会出现一个需求更大、容量更大的国际市场,这对扩大美国对欧贸易的规模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五)妥善处理与亚太地区日益严重的贸易冲突,努力纠正贸易不平衡状况

    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强劲的势头登上了世界经济舞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也在迅速成长。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美贸易规模日益增大,随之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增多。目前,对美贸易顺差最大的两个国家和一个地区(日本、中国和台湾地区)都在亚太地区。在这种形势下,亚太地区自然成为美国外贸政策关注的焦点之一。总起来看,在90年代,美国对亚太地区的贸易政策将趋于强硬,为改变贸易不平衡状况,美国将会对亚太地区施加更大的压力。冲突、谈判、协调将成为90年代美国与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关系的主旋律。

   

注释:

 

〔1〕美国商务部:《现代商业概览》,1992年第6期。

〔2〕《美国竞争力委员会1991年报告》。

〔3〕布什政府:《国家贸易政策纲要》。

〔4〕比尔·克林顿1991年11月20日在乔治敦大学所作讲演。$

姟K[24]5〕克林顿总统1993年2月26日在美利坚大学所作对外贸易政策讲演。

〔6〕同〔5〕。

〔7〕同〔4〕。

〔8〕同〔2〕。

〔9〕根据美国《经济指标》1993年1月号有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