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美国国际金融地位探讨

 

黄卫平、朱文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

 

 

80年代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业在国际竞争中遭到了较大挫折;美元汇率经历了先起后跌的大曲折;投资则从净资本输出国变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如何评价这些变化及其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的影响和趋势,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美国正全力调整跨国银行业的地位

 

    从整个80年代看,在跨国银行业中,欧洲银行的地位基本保持不变,美国银行大幅度收缩,日本银行大幅度向外扩张。按资产排列,现在的世界10大银行全部是日本银行,美国最大的花旗银行仅居第24位。1989年,日本所有银行的资产额已占全球的40.4%,美国银行的比例只占13.7%。美国银行业自1982年起倍受全球性债务危机的困扰,坏帐数目剧增。80年代后期又发生了全国性的银行业危机。仅1988-1990年,就有600余家银行倒闭,其数量相当于1934-1980年倒闭银行数的总和。

    美国银行业目前的动荡与它80年代以来银行法规的变化是分不开的。美国银行体系起源于1929-1933年大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它强调的是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但并不太重视竞争性。70年代末以来,美国银行开始在安全性与竞争性并重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改革,先是逐步废除了限制利率上限的Q字条例,1982年的银行法案又扩大了存款机构的资金来源和使用范围。银行业务的拓宽,造成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在新环境下一些中小银行经营失败面临破产,大银行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之下兴起了兼并浪潮。1991年7月15日,美国化学银行和汉华实业银行宣布合并而成为总资产1350亿美元的全美第二大银行;紧接着在7月22日,北卡罗来纳国民银行与索朗银行合并为资产1180亿美元的全美第三大银行。这些兼并都是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鼓励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国经营有困难的银行采取同样行动,通过兼并,带动银行内部管理业务的改革,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和利润率。在兼并的浪潮下,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增强,银行股票价格有所上升。从已有的案例看,这种调整无疑将会促使美国银行更加成熟,调整后很可能会以守为攻,在90年代抓住有利时机在国际金融舞台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原因是:首先,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80年代美国国内利率远远高于国外市场利率,高利差的存在使得银行海外业务不如国内业务盈利高,造成美国银行资本回流,海外业务相对萎缩。目前,德国、日本等国的利率已大致等于或超过美国的利率,在利差消失的情况下,美国银行势必停止回撤资本,同时,为分散风险,将会适当扩展其海外业务。

    其次,追求银行的适度规模。银行的资产规模大并不能反映出其利润率乃至经营能力的高低。按英国《银行家》统计的全球500家资产最大的银行中,利润率居于前10家和50家的都不属于资产排列居于前50位和100位的银行。〔1〕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资产规模大的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广泛,品种繁多,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因而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动荡最为敏感,环境稍有变化,它们的业务就可能受到很大影响。而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可以将营业范围集中在能令其取得满意收益率的市场,逐步缩小其他不能取得相应收益率的市场。

    美国银行业从战后到70年代一直在世界上居于垄断地位,有着广泛的机构网络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基本上已从重视数量扩张转入了提高质量,在这一方面美国是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美国大银行的利润率,要远高于其他银行。据《银行家》统计,在全球1000家最大银行中,美国的平均利润率为11.39%,欧洲为6.73%,日本为5.12%。〔2〕可见,美国大银行资产规模虽已落后于日本,但其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还是胜于日本的,它只是将其业务收缩集中在能获取高额利润的地区,这反映出美国银行业已趋于成熟。

    再次,当前日本银行的收缩。90年代初,在美国银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日本银行也出现了收缩。80年代日本银行的跳跃性扩展主要得益于汇价的变动、股票的增值、地价的上升及日本国内的高储蓄率这4方面因素。如今,这些有利条件已经或正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业有可能从海外回撤,巩固已有的业务,完成从注重数量到提高效益的转型。

    最后,银行业的国际经营环境已发生了变化。为了加强国际金融体制的健全和稳定,使不同国家的银行能够在统一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国际清算银行颁布了“巴塞尔协议”,规定到1993年各国银行的资本—资产比率须达到8%以上。从全球范围看,美国银行最接近这一比例。1988年,美国银行这一比例为5.9%,欧洲约为5.7%,日本远远低于欧美只有2.7%,为了达到这一比例,日本银行不得不收缩其资产。“巴塞尔协议”的执行,意味着在新一轮竞争中,国际环境有利于美国银行而不利于日本银行。〔3〕

   

 

二、美国国际投资地位的相对优势并未完全丧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年中,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但到1985年,美国成为净债务国,以后美国又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1989年,美国对外净负债已达6600亿美元。〔4〕

    巨大的对外负债是否意味着美国国际投资的相对优势已经完全衰落了呢?我们认为,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国际投资领域里的相对优势应表现为既有较强的对外投资能力,又有较强的吸收外资能力,即对资本的整体吞吐能力。具体到美国来讲,首先,80年代美国对外债务的增长,是美国80年代初、中期利率、汇率、赤字“三高”而外国资本涌入逐利的结果。“三高”并不是美国经济的正常状态,也不反映其内在的必然趋势和规律,“三高”的消失将会抑制外债的过快增长。现在巨额的对外净负债也并不反映美国的真实负债水平。因为美国的海外资产都是按当时的帐面价值计算的,如果按重置成本折换成90年代的美元,恐怕净债务额就会小得多,即使按6600亿美元的净外债额计算,也只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3%。而且美国的外债构成主要是证券和直接投资,并不像一般发展中国家那样来源于其他国政府、私人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此美国的大部分债务并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还本付息、到期还本付息,其总额比起庞大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说是很小的。美国不可能像发展中国家那样陷入债务危机,因为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另外,美国仍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投资,其收益率1989年为15.2%(直接投资),远远高于外国对美的3.8%的收益率,〔5〕美国不愿过分扩大对外投资,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在国内投资也有较高收益,可以说这是经济收益的考虑,并非美国没有能力继续对外投资。

    其次,美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大量外资的流入。大量资本注入美国经济,弥补了美国国内的低储蓄率,加强了投资。这些资本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了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美国国内产业的空心化,促进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今,调整已初见成效,80年代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比70年代提高了两个千分点,〔6〕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也比全部市场经济国家的平均速度快了5%,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国资本完成和推动的,如1988-1989年美国制造业销售增长量的50%来源于外国在美公司产量的增加。因此,可以说目前巨额外债对美国经济的积极因素是主要的,但是,如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外债越来越大的现象,就会对美国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副作用。

    与游资充斥的80年代不同,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在90年代国际资金供求关系和资本流向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1.日本、德国两个80年代的主要资本输出国,近年来国际收支顺差急剧下降。日本在1990年已成为资金净流入国。2.中东地区资本流向逆转。8年的两伊战争与刚过去的海湾战争,使中东传统的资金输出国元气大伤。3.苏联、东欧各国为了摆脱经济停滞,加快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而这些国家本身资金短缺,资金市场发育不健全,势必要依靠国际资金,这无疑对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另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资金紧张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债务危机发生后,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冻结了对它们的贷款。从长期趋势看,发展中国家仍将是国际资金的重要需求者之一。

    因此,在90年代将面临世界性的资金短缺的同时,美国的利率优势已不复存在。80年代里美国的利率平均比德国、日本分别高3和4个百分点,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分别高2和3个百分点,〔7〕现在日、德利率已高于美国了。在利率的直接作用下,德国、日本的外资开始回流,仅日本1990年就从美国抽回了90亿美元的资金。在这种国际环境下,美国净外债额上升的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随着各国对资金争夺的日趋激烈,国际投资地位“优势”的基础将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而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的地位将是良好投资环境的保证,加上它又有最大的海外资产和很高的海外直接投资收益率,所以还不能说它的国际投资优势已经完全丧失。

   

三、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C多元化结构将继续维持

 

    考察美元的国际地位,离不开对美元汇率波动趋势的分析。美元汇率在80年代经历了先升后降的波折:80年代初到1985年上升了约60%左右,到1985年2月22日达到最高点——1比263.15日元和1比3.396马克,以后呈下跌势头,最低降到约为1比120日元和1.45马克,以后汇率虽有所反弹,但升势不强,始终没有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美元汇率在90年代的变化趋势将会如何?我们认为,目前美元已跌近谷底,只要美国不再发生高通货膨胀率,或有意使用汇率武器,其汇率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在已有的最低点以上波动。

    首先,目前美元对日元、马克的汇率已被低估了约为20%-40%,这是近几次美元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据1991年《国际金融统计》报道,1990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一美元相当于200日元和2.39马克的购买力,如果今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能保持较低水平,且不出现突变,美元是不太可能再继续大幅度下跌的。近几年日本、德国强劲的内需增长表明,它们与美国通货膨胀率的差距也不会再像70年代和80年代初那样大。另外,如果美国有意进一步降低汇率的话,在美国利率优势已经丧失、外资开始撤离美国的条件下,必然会影响国外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加快外资撤离步伐,这对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的美国经济是不利的。所以,美国政府对80年代中后期奉行的低汇率政策很可能重新考虑。最近,美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美元汇价太低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即是某种信号。

    其次,使美元汇率下跌的原因之一的外贸逆差在80年代的最后三年已逐步减少,而促使日元、马克汇率上升的两国贸易顺差最近也相应大幅度下降。1990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已降至1080亿美元,对欧共体贸易还出现了15亿美元的顺差,这是10多年来的第一次。〔8〕海湾战争的胜利,无疑将推动美国的出口。据报道,美国公司已获得了科威特重建工程项目合同总金额的70%,这意味着为美国赢得了数百亿美元的出口。

    最后,美国经济已逐渐从衰退中走出谷底,这有助于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近来的一些统计表明,相当长时期内一些一直不尽人意的经济指标已开始有了微弱回升。如5月初美国公布失业率已由3月的6.8%降至4月的6.6%,这是近年来失业率持续升高后的第一次下降;6月份外贸逆差仅为37.9亿美元,这也是8年来逆差最低的一个月;第二季度通货膨胀率为3.0%,同样是几年来最低的物价上升;4月17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收盘价首次突破了3000点,反映了投资者的乐观态度。美国经济的复苏意味着今后一段时期里经济基本上能出现正常的增长。同时,日本、德国预计近两年要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以进行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差距的消失也将有助于美元保持坚挺。

    既然美元汇率能保持坚挺,那么美元的地位将会如何变化呢?我们认为,在国际货币结构中,以美元为主导的美元、日元、马克三足鼎立的局面在相当长时期内将继续维持,任何一种单一货币都无法取代美元的地位,但欧洲货币单位(EUE)和特别提款权(SDR)等复合货币的作用将会有所增强。

    从美元作为价值尺度来看,1991年第1季度各国在确定汇率时,盯住美元的有27个国家、盯住特别提款权的有6个,盯住马克的只有一个,盯住日元的则没有。在国际贸易中,黄金、石油以及许多战略性初级产品、原材料甚至制成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的,以马克或日元结算的比例很小,甚至日本自身的进出口在1988年以日元结算的比例也分别只有13%和34%。〔9〕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单一货币作为国际价值尺度,已不可能很好地执行这一职能,所以作为国际价值尺度,日元、马克的地位不会有太大的上升,而美元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币值比较稳定的特别提款权和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估计将日益上升。

    从作为国际的价值储存手段看,美元在80年代的地位有所削弱。1988年美元、马克、日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分别为63.3%、16.2%、7.2%,而1980年这一比例分别为67.3%、15.2%和4.4%〔10〕。可见,日元、马克虽有所上升,但比起美元来还相差很远。但是如果把1979年出现的欧洲货币单位单独计算,1988年美元的比例是54.5%,欧洲货币单位的比例占到了12.2%,大大超过了日元的6.7%。〔11〕所以80年代美元在国际储备中下降的部分大部分由复合货币取代而非日元和马克,预计90年代这种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美元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继续保持重要地位,原因之一在于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他国家在取得这种主导地位之前,它们的货币是很难取代美元的地位与作用的。另一方面,日本、德国的货币政策历来都非常重视反通货膨胀,两国政府都不愿意日元、马克大量流出本国,进而失去货币政策的主动权,这将在长期内制约着日元、马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的上升。复合货币虽然没有这种制约,但目前它们毕竟只是一种记帐单位,其实体与形式是分离的。因此,尽管凯恩斯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提出建立一种国际货币(班柯)作为世界关键货币,但由于民族、政治方面的原因也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设想。今天乃至可以预计的将来,用已有的复合货币取代美元的地位也是很难实现的。

   

四、财政赤字与美国国际金融地位的关系

 

    多数人认为财政赤字对美国的影响是消极的,我们同意这一看法,但同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此问题从其他角度进一步分析。表1是美国1981-1991年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表11981-1991年美国一些重要经济指标

(括弧中数字为与上年变动数)            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国民生产总值(当年价格)

3053

3166

3406

3772

4015

4241

4527

4881

5233

5465①

 

国民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

1.9

-2.5

3.6

6.8

3.4

2.8

3.4

4.4

2.9

0.9①

 

联储平均贴现率(%)

13.42

11.02

(-2.4)

8.05

(-2.97)

8.80

(0.75)

7.69

(-1.11)

6.33

(-0.36)

5.66

(-0.67)

6.20

(0.54)

6.93①(0.73)

6.98①(0.05)

6.00

(上半

年)①

(-0.98)

通货膨胀率(%)

10.4

6.1

(-3.7)

3.2

(-2.9)

4.4

(1.2)

3.5

(-0.9)

2.0

(-1.5)

3.6

(1.6)

4.1

(0.5)

4.6①

(0.5)

4.6①

0

4.0(上

半年)①

(-0.6)

汇率(1美元合外币)日元(1日元)

203

235

(32)

232

(-3)

251

(19)

201

(-50)

159

(-42)

123

(-36)

126

(3)

140

(14)

145②

(5)

136(上

半年)②

(-9)

马克(1马克)

1.96

2.38

(0.42)

2.72

(0.24)

3.15

(0.43)

2.46

(-0.69)

1.94

(-0.52)

1.58

(-0.36)

1.78

(0.20)

1.87

(0.09)

1.62②

(-0.25)

1.63(上

半年)②

(0.01)

贸易差额

34.6

38.4

(3.8)

69.2

(30.8)

122.4

(53.2)

133.6

(11.2)

155.1

(21.5)

170.3

(15.2)

137.1

(-33.2)

113.9③

(-23.2)

108.1③

(-5.8)

34.0(上

半年)③

财政赤字

78.9

127.9

(49)

207.8

(79.9)

185.3

(-22.5)

212.3

(27)

221.2

(8.9)

150.4

(-70.8)

155.1

(4.7)

152.1

(-3.0)

220.5③(68.4)

300.0(为

全年估

计)

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2.6

4.1

6.7

4.9

5.3

5.2

3.3

3.2

2.9

4.0

 

资料来源:_①据《现代商业概览》1991年1、2、7期推算。②《OECD主要经济指标》1991年第8期。③《国际金融统计》1991年第7期。未注明出处者来源于《世界经济年鉴》1988、1989、1990年版。

    该表显示出,财政赤字的变动与贴现率的变动、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及贸易差额的变动并无较明显的相关性,这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的确有加以重新分析的必要。

    根据拉弗曲线的解释,政府以低边际税率获得的税收量会高于低产出高税率条件下的税收量。但美国减税的实际后果是,政府在降低边际税率后所获得的税收增量并没有预期的大,而政府开支又没能压缩下去,从而造成了巨额财政赤字。从上表的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在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理论指导下的里根、布什政府的财政赤字,与过去凯恩斯主义下主要因政府扩大购买出现的引起滞胀局面的财政赤字是有区别的。就目前而言,一定存量的财政赤字已成为美国经济运行的正常状态。在目前条件下,有可能支持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

    首先,80年代美国推行的经济政策是有一定作用的,它在外国投资的帮助下,维持了近8年的(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连1990-1991年发生的经济衰退也并不很严重。从经济角度分析,如果单纯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而大幅度增税,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投资预期心理和劳动积极性,造成经济增长缓慢,这是美国政府所不愿看到的,但这却是长期以来美国必须持一定比例财政赤字的基本原因。

    其次,从美国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看,并不必然引起通货膨胀。美国财政赤字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政府债券获得补偿的,大部分投资者购买利息率较低的政府债券的目的是保值而不是投机。1991年财政赤字预计将达超纪录的3000亿美元,但联储再贴现率已降到5.0%的最低点,通货膨胀率第二季度只有3.0%〔12〕。这说明美国的巨额赤字并不需配以高利率来防止通货膨胀的产生,大量低收益的政府债券的顺利发行也说明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前景看好。

    最后,从预期心理看美国是能承受一定量的财政赤字的。简言之,财政赤字无非是把将来的钱挪借到现在用,政府为此支付一定的利息。当然,过量的赤字积累也会引起政府无法支付到期债务,造成一国财政的崩溃。目前,美国的国内经济债务率约为60%,虽已很高但仍远远低于美国历史上的最高值,每年支付国债利息1500-2000亿美元,约占预算总出的15%左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尽管很多,但美国对此还是能够承受的,对每年2000亿美元左右的财政赤字也是能承受的。

 

五、金融工具与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的关系

 

    60年代以来,尤其在80年代,西方各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创新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型的金融工具。使资产形式增多,各种形式之间更易于转换,变现能力增强,越来越体现出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三性”原则,是金融业成熟和竞争力加强的体现。具有先进的金融工具,意味着一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筹措资金,又能赢得较高利润和减少风险,从而能在国际金融领域里保持有利地位。

    美国金融体制历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体现在诸如双轨银行制度和单一银行制度,即国民银行与州银行并存,受不同的法律和条例的约束,商业银行不得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以及法律管制系统复杂且分散,实行多头多层次的金融管理。另外政府只注重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社会效益而不注重其经济效益,要求银行业与证券业相分离。联邦储备保险制度在客观上也制约着银行的活动,等等。

    由于美国金融管理上的诸多限制,迫使美国各金融机构在外国的竞争面前,不得不进行金融创新,力图通过不断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打破或绕过原有法规的限制,以求生存和发展。1961年美国花旗银行发明了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s),既突破了Q字条例又有可转让性;后来又发明了为大公司服务的回购协议(RAs)和小额回购协议(Retail RAs)以及银行持股公司发行的商业票据(CPs)。70年代为一般居民创立了一系列生息结算帐户,主要有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s)、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 a/c),电话转帐制度(TTs)、货币市场存单(MMC)等等。80年代新银行法通过后,又有小储户存单(SSC)、协定帐户(Sweep, a/c)、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和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Supper Nows)等一系列创新问世。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美国首先将商品期货交易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务中,各种期货、期权等新金融工具相继进入金融市场,大大降低了风险的危害。$从历史上看,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应用一般都发源于美国,然后传到欧洲,最后才到日本,这样的传递过程一直延续到今天。预计90年代金融创新活动将会继续下去,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业将会继续走在前列,新工具将具有越来越多的可变通性,既可融通资金,又可作为资产的持有形式,同时也具有更大的安全性,总之,在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证券化的90年代,哪个国家能率先掌握先进的金融工具,它就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取得主动。在这方面,美国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六、世界政治格局与美国国际金融地位的关系

 

    50年代以来,美国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遭受战争削弱的西欧、日本的恢复和发展,其国际地位相对地削弱了。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综合国力仍将超过其他国家,日本、德国等想从总体实力上很快接近美国是很难做到的。从全局看,长期作为美国对立面而存在的另一超级大国苏联发生巨变后,美国的地位更加突出了。

    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竞争将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但并不能排除世界发生局部动荡的可能性。目前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很多,问题错综复杂,随时可能爆发激烈的局部争端,引起国际环境的动荡。日本、德国虽然在经济上已是大国,但尚难从容应付巨变;加之资源有限,能源、原材料都需大量进口,对世界政治的波动非常敏感。而美国则不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及资源优势,又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一旦发生大规模长期的危机,只有美国能成为各国资本的避风港,国际金融地位无疑会提高。因此,在考虑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时,不应忽视国际政治环境这个外部因素的潜在影响。未来一旦出现大规模持久危机,只有美国能保持自身强大的国际金融地位不受冲击,而且,欧洲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战争结束形成的有利条件,在国际金融领域里取得了霸主地位,并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达到了巅峰。60年代中期以后,随西欧、日本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领先优势被缩小了,并且受到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放弃一部分风险大的竞争机会是正常的和合理的,这是金融业成熟的体现。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国际金融地位的相对优势依然存在,其他国家是无法取代的。

   

注释:

 

〔1〕张雪冰:“70年代以来世界大银行的发展变化”,《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第2期,第52页。

〔2〕林进成:“1988年世界最大1000家银行的简要分析”。《世界经济情况》,1990年第9期,第2页。

〔3〕作者据〔2〕推算得出。

〔4〕〔6〕丁浩金:“试论美国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世界经济》,1991年第5期。

〔5〕黄苏:“对美国国际投资地位的剖析”,《世界经济》,1991年第1期,第36页。

〔7〕根据80年代各年《世界经济年鉴推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储玉坤:“浅析美国对欧共体贸易变利为顺的原因”,《世界经济》,1991年第5期,第46页。

〔9〕〔10〕〔11〕《国际金融专论》,钱荣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第18-23页。

〔12〕《现代商业概览》,199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