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角度看美国经济的未来

 

丁浩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在当代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的条件下,美国经济形势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一系列国家经济的运转。因此,全世界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它在世界上未来地位的变化都十分关心。本文着重从产业角度来分析美国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美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不仅远低于发展较快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间也是比较慢的,因此美国的相对地位不断地在降低。可是在1976年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开始稍高于西欧国家,在80年代中后期甚至还超过了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正因为如此,美国经济在西方国家中的相对地位在1980-1989年期间并没有出现下降现象。〔1〕

    工业生产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如果以1960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作为100,到1975年美国为174,日本为473,而欧共体为178。〔2〕可见在1960-1975年期间美国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甚至慢于西欧国家。

    在8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虽然无法与日本(当然还有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相比,却明显高于欧共体国家,而且也稍高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这样,在这10年里美国工业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改进,这是50年代以来首次出现的新现象。根据日内瓦大学经济史专家保尔·拜洛奇的研究,80年代末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总额中的份额约为32%,大致相当于战前1938年时的份额。在战后顶峰时期(1953年),美国制造业在世界产值总额中的比重曾一度高达43%,现在当然已无法同那时相比。

 

二、影响美国经济和产业未来国际地位的几个重要因素

   

    为了展望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可能影响未来发展的各种有关因素。当然,这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既有经济、技术方面的,也还有政治、社会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这里不可能全部一一加以列举。但是以下几个因素显然将对90年代甚至21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尤其是美国产业)的国际地位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对于某些产业部门的兴衰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是个科技大国。根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估计,1986年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达到463万人,其中从事科研工作的达到80万人。目前美国每年用于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经费达到1500亿美元,这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相比的。可是尽管美国的科技实力雄厚,在过去十几年里美国在不少工业生产领域以及高技术领域里失去了霸主地位。现在一些国家,特别是日本,已经在一些技术领域中明显赶上或超过美国。这种情况在90年代是否还将继续下去,美国还能否保持主要高技术领域中的领先地位,这是人们所最为关心的问题。

    美国商务部曾对美国、日本和西欧在12个高技术领域(包括先进材料、先进半导体器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超导技术等)中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目前情况和90年代发展趋势进行过调查研究并在1990年提出报告,其中对美国在12项新兴技术领域中与日本、西欧的实力对比发展趋势预测如下:

表1

美国的

地位

与日本相比

与欧洲相比

目前

发展趋势

目前

发展趋势

科研

新产品

科研

新产品

科研

新产品

科研

新产品

落后

持平

领先

-

6

6

5

3

4

5

7

-

9

3

-

-

3

9

2

5

5

2

7

3

3

8

1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因此,根据美国商务部的预测,尽管目前美国与日本相比在一些新兴技术的科研方面尚处于领先地位,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大致旗鼓相当,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在两方面都将明显落后于日本;至于美国同西欧相比虽然目前占有很大优势,但到90年代后期,西欧的高技术水平也将逐步赶上美国。

    当然,美国商务部所预测的只是一部分高技术领域,所以预测结果也许并不能反映科学技术的全面情况。可是这12项新兴技术领域到本世纪末大部分将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如根据美国政府的同一调查报告,预计到2000年单是“先进材料”一项的市场销售额便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因此,如果今后美国果真在这些技术领域中全面出现相对落后的现象,那就势必会对90年代的经济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不少工业部门可能出现增长缓慢或衰退的趋势。

    (二)国际竞争力,尤其是产业的竞争力

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向能够提供更多增加价值的部门方向发展。在工业方面,几乎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可以预计,美国的高技术产业部门在90年代将会遇到比过去更为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包括亚洲“四小”和巴西等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某些资本密集型工业(如钢铁、汽车制造业等)在80年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因而在90年代也会与日本等一起在这些部门中同美国进行竞争。当然更不用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轻纺产品市场的销售竞争。此外,随着日本金融实力的增强,美国一些劳务部门今后在国内外市场上遇到的竞争也会比过去加剧。总之,是否具有足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将是90年代美国产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

    按照专门从事竞争力比较研究的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做法,各国的全球竞争力要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金融实力、企业管理能力、公共基础设施等八项综合指标来衡量。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目前的全球竞争力还是比较高的。根据该学院的199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美国在工业国中的竞争力排行第二,仅次于日本而高于西欧各国。可是从企业的竞争力看,情况就不大一样。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但远低于日本,而且也不如德国和瑞士。在80年代,美国制造业中几乎有一半行业的竞争力在下降。这些行业中不仅包括提供基本原材料的钢铁业和作为机械加工业核心的机床制造业,而且也包括微电子技术的支柱——半导体工业。因此,总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正在向包括劳务业在内的所有产业部门渗透,并成为其加强竞争力和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微电子技术部门竞争力的下降势必会对劳务部门以及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不过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能力,而且也受到外界宏观环境的影响。因此,90年代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能否提高,不仅要看企业本身,同时要看美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否改善以及外国企业的发展情况。

    (三)世界经济的地区联合化趋势

    根据目前情况看,90年代世界各个主要地区经济联合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首先是欧共体各国的经济一体化将取得进展。这将会给美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首先,经济一体化有可能推动欧共体的经济更快发展,改变80年代欧共体经济增长率低于美国的状况,从而使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加下降;其次,欧共体的一体化对美国既提供了机会,也造成了威胁。美国与欧共体有着极为密切的经济关系。1990年美国对欧共体的进出口总额几乎达到19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加拿大;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大约有40%在欧共体国家。现在虽然欧洲建立统一大市场对于美国的净效应究竟如何(弊多利少或利多弊少)仍然不很清楚,但一般认为欧洲内部壁垒的消除将意味着进口的减少。如果是这样的话,显然会给美国产业的发展带来较多不利影响。

    其次,在亚太地区,东亚各国和各地区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正在迅速发展。这一趋势在90年代必将得到增强。这势必会使这一地区一些国家(或地区)长期来存在的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关系逐步削弱,从而对美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美国本身与加拿大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已于1989年初生效,目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正在就签订三边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协商。看来在90年代很可能建立起北美经济区。

    美国通过组成经济集团不但能带来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利益,而且能提高本国的竞争力,促使某些产业部门更快地发展。

    (四)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在90年代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将会发生有利的变化,这首先从以下有关65岁及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百分比(%)的预测数字中可以看出:

表2

年份

美国

日本

西欧

1989年

2000年

12.4

12.9

11.6

16.1

13.4

15.0

资料来源:美国普查局, World Population Profile, 1989。

美国目前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率虽稍高于日本,可是在90年代日本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大大超过美国,到2000年日本的高龄人口比率将不但远高于美国,并将超过西欧。据日本厚生省的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20年,到那时日本老龄人口的比率将高达23%左右(预计那时美国的比率不到18%)。至于西欧国家的老龄人口比率现在就高于美国,今后10年里这方面的差距还将扩大。

    老龄人口比率的扩大意味着社会负担的加重,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个不利的因素。美国的高龄化速度相对较慢,就在同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竞赛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不仅如此,美国的劳动力年龄结构还将出现中年段人数大大增加的现象。在二次大战结束后,从1946年一直到1964年,美国曾出现生育高潮。到90年代,在这段时期出生的大量婴儿将处于35-54岁年龄段。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有关预测资料计算,〔3〕在1988-2000年期间该年龄段的劳动力将增加2100多万人。因此,到2000年,该年龄段劳动力人数在全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重将由1988年的39.9%提高到49.3%,即几乎占了一半。由于35-54岁的劳动力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且身体仍处于较健壮的中年阶段,所以必然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成效。同时这个年龄段在美国是挣钱最多的,因此可以预计未来10年的家庭平均收入会有较大的提高,储蓄率也可能会有所提高。这都将有利于生产和劳务部门的发展。

   

三、对90年代美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估计

 

    美国经济进入90年代才半年,便开始走下坡路,工业生产指数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从1990年四季度起走向衰退。1990年美国的这两个指标都只增长1.0%;1991年看来是负增长。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使得一些机构降低了原先对90年代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例如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原先预测90年代前后半期美国的实际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7%和2.8%,但后来修正为2.5%和2.6%。〔4〕1991年初美国政府对1991-1996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预测数字也只确定为2.6%。〔5〕

    不过对于整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前景,还是有着明显不同的估计。一些人认为90年代美国经济的增长将是缓慢的,发展速度将慢于80年代。但也有些人非常乐观,认为90年代将是经济繁荣的年代。持乐观态度的人一般都把科技进步的加速看作是90年代经济繁荣的基础,认为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将推动整个经济大大前进。看来在技术进步对于90年代经济发展的影响能有多大这件事上,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

    我认为似乎应从两方面来看这一问题,首先是决不能忽视科技对美国经济和产业未来发展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可是另一方面,要是过分强调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恐怕也不符合实际。事实上高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而且与传统产业一样要受到经济、社会因素的制约,而不是凡是制造先进技术产品的产业和企业一定都能顺利发展的。美国的机器人制造业便是个很好的例子。从长远看,这个部门很有发展前途,但从近期看,情况却并不太好。〔6〕美国有不少具有广阔前景的尖端技术产品,作为研制对象有可能在9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但要真正建立起大规模生产的产业,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就肯定要等到21世纪才可能达到。如根据前面提到过的美国商务部那份有关新兴技术的调查报告,预计到2000年,超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市场的销售额都各为50亿美元,即使是规模较大的生物技术市场也只有150亿美元。这要同2000年达到10万多亿美元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在金额上实在是微不足道。因此,决不能把某些未来技术的经济影响估计过高。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美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在90年代后半期会比前半期高些,但整个10年的增长率可能不会太高,也许会稍低于80年代(80年代的平均年经济增长率为2.8%)。

    从长期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要取决于各个产业部门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那么90年代美国各个产业部门的情况又将会如何呢?80年代末,美国劳工部曾对1988年到2000年的美国经济进行过比较全面的预测,并发表了“2000年展望”报告。

报告中对经济发展的预测按高、中、低三种方案进行,现在看来中增长方案可能较为接近实际。

    该报告中有关90年代美国各个主要产业部门的产值(重复计算的毛产值)增长率及产业结构的预测情况见下表。

表3

产业部门

毛产值年平均增长率(%)

按重复的毛产值计算的产值结构(%)

1976-

1988年

1988-2000年

1988年

实际

2000年

预测

(中方案)

合  计

其中:农业

    采掘业

    建筑业

    制造业

    劳务部门

    其中:运输业等

        批发业

        零售业

        金融保险业

        服务业

        政府

2.7

0.7

-0.1

2.6

2.2

3.3

2.2

3.9

3.6

3.2

4.5

1.6

1.5

1.1

-0.4

1.4

1.4

1.6

1.6

2.1

1.3

1.7

2.0

0.5

2.3

1.9

0.6

2.1

2.3

2.4

2.4

2.9

2.1

2.3

2.8

1.0

3.2

2.7

1.8

3.0

3.5

3.2

3.4

4.1

2.8

3.0

3.5

1.7

100.0

2.5

3.0

6.6

33.8

54.1

8.3

5.7

7.6

11.8

14.4

6.3

100.0

2.4

2.5

6.5

34.0

54.6

8.4

6.1

7.5

11.9

15.2

5.5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2000年展望》。

预计在90年代,产品生产部门总的发展速度不会慢于80年代。尤其是制造业预计能保持与整个经济同步发展。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高技术产业”,其核心部分属于制造业(有一部分属于“服务业”),预计其中的电子计算设备、光学仪器、电子医疗设备以及半导体器件制造等部门仍可增长较快。至于目前在美国工业中仍占重要地位的传统工业在90年代会进一步分化,但大多数部门会有一定的增长。像汽车制造业虽然因本国需求接近饱和(1988年美国人均拥有汽车0.74辆),今后生产上不可能直线上升,但2000年的汽车销售量仍会高于目前水平。因此,只要能提高竞争力,美国的汽车工业不致走向衰落。钢铁业和纺织服装业等看来在90年代很难有太大的发展。但从80年代后期的发展趋势看,美国的这些部门仍具有一定的活力,预计在90年代不见得会全面衰落。当然也有一些部门,如烟草工业、皮革制品工业等可能会继续走下坡路。

劳务部门目前在美国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按产值或就业人数计算,劳务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都已超过70%。在80年代,劳务部门有了很大发展,估计90年代总的增长速度将会放慢,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劳务部门(特别是服务业)仍将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部门。据美国劳工部预测,1988-2000年间美国所新增加的1810万名就业人员中将有90%以上在劳务部门工作。90年代劳务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服务业,在这一部门工作的人员将由1988年的67.8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20万人。

   

四、美国经济和产业在世界上的未来地位

 

    以上只是从美国本身的角度来探讨90年代美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研究美国经济在未来世界上的相对地位,就不仅要看美国本身的情况,而且还要对照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

    当前,从绝对的经济实力来看,美国在世界上可算是首屈一指。199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5.465万亿美元;制造业的发货值为2.9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高达8890亿美元。美国的国内市场也十分庞大,1990年零售商业的销售额超过1.8万亿美元,进口额多达4950亿美元。所有这些数字都是其他国家所无法相比的。

    首先,在新兴产业方面,美国也具有雄厚的实力。根据欧共体有关机构的统计,1986年欧共体、美国和日本三方的15个新兴产业部门的产值共计为8750亿美元,其中美国大约占了一半,欧共体占了不到30%。〔7〕

    但在90年代美国经济所面临的形势确实相当严峻。如大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难题:高财政赤字(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高对外收支赤字(目前贸易收支逆差和经常收支逆差每年在1000亿美元上下)、高国内外债务(1990年年末联邦政府国债累计额超过3.2万亿美元;1989年年末对外帐面净负债6637亿美元)以及所谓“第三种赤字”——在基础设施方面有大量的公共投资欠帐需要支付。这些问题都是很有必要解决而又是不容易解决的。为此在未来10年中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第二,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美国在90年代将遇到严重的挑战,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过。尽管多年来美国的科研经费一直远多于其他国家,可是其中相当一部分费用用于与军事有关的项目,因而在许多民用科研的领域中美国处于落后的地位。此外,美国在教育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

    近几年来,美国各界人士对于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因此许多机构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加强重要科技领域研究与开发的宏伟计划。但今后这些计划能否顺利地实施,特别是能否将研究成果很好地应用于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去还很难说。

    第三,美国在产业的竞争力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这一点我们在前面曾提到过,但在这里需要进一步展开谈一下。目前在美国的产业部门中,竞争力比较高的主要只有化工、民航机等少数部门;电子计算机工业总的来说虽然仍能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但优势已比过去大大减少;半导体、通讯设备的竞争优势已经丧失;农产品和食品的出口在减少而进口却在增加;钢铁、一般机械产品以及汽车都有大量进口,更不用说家用电器方面已经是进口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

    造成美国竞争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价格因素,也有非价格因素(如对商品质量不重视、服务差等)。但归根结底从企业角度来看不外乎物和人两方面的问题。从物的方面来说,设备投资不足是个重要原因。如198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规模约为日本的1.7倍,可是当年的全部设备投资只相当于日本的86%。其中制造业的设备投资总额也稍小于日本的投资额,以致像钢铁、电气、汽车等美国重要制造业部门的设备投资额均只有日本相应部门的7-8成左右。这样,很自然地美国企业的设备会不如日本。不过这个问题在90年代可望得到改善,一般预计今后10年里美国企业的设备投资可有较大增长。前面曾经提到过主要由于人口结构变化等原因,估计今后美国的储蓄率将会有所上升。如果真是如此,这将有助于社会剩余资金的增加,从而为增加设备投资创造较好的条件。

    至于人的因素方面,美国劳动力素质相对较差和优秀人材不大愿意去工厂工作是比较大的问题,但一时难以很好解决。此外,美国在企业管理方面也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因而现在已开始在向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学习。

    总的来说,从80年代后期起美国上上下下都在为增强竞争力、提高科研与开发能力以及改善宏观经济条件而努力,看来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估计在90年代,虽然总的面貌未必能完全改观,但将会继续有所前进,从而有利于美国地位的改善。另外,在国际上,苏联经济力量的下降也给美国经济地位的相对增强造成一些有利因素。因而尽管10年后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许会比目前差一些,但即使下降也不会太多。到2000年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各国中仍将占据首要地位。

   

注释:

 

〔1〕OECD,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Sep. 1991.

〔2〕根据《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6年)附表数据计算得出。

〔3〕见美国劳工部:《2000年展望》(1989年)。原文见Monthly Labor Review, Nov. 1989。中文摘要参见新华社《世界经济科技》1990年第36、37期。

〔4〕分别参见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1990年代的世界与日本》(1989年6月)和《和平与繁荣的经济预测》(1990年6月)。

〔5〕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91年)。

〔6〕见美国商务部:《美国产业展望》(1991年)。

〔7〕见Panorama of EC Industry,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