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业的困境看美国的市场经济

 

陈宝森

 

 

一个无休止的争论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发展经济的永恒最佳模式这个问题即使在西方也已经争论了几十年。

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人们相信市场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调节,即通过价格对供求的影响和相互制约使资本主义经济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萨伊的名言“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被人们奉为信条。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踏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接着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大萧条。这就促使资本主义经济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此过程,实践走到了理论的前面。由国家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挽救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这就是罗斯福倡导的“新政”。罗斯福激烈地抨击垄断资本,他说:“垄断限制了各种机会。个人的主动精神被一部庞大机器的轮牙所压碎。自由经营的领域日益受到限制,私有企业确实变得过分私有,它们已经变成了特权企业,不再是什么自由企业。”他认为“面对着这样一个经济专制,美国的公民只能求助于有组织的政府权力”。〔1〕

在经济理论方面则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向古典经济学家发难。他指责:“这个学说可以把社会上许多不公道处与残酷处,解释为进步过程中无可避免的意外事件,这使它受统治者欢迎;这个学说可以为资本家自由企业辩护,因此又得统治者背后社会有力分子之垂青”。他认为“如果采取19世纪下半期之正统办法,对内自由放任,对外实行金本位,则除了互相争夺市场以外,政府实在别无良策可以减轻国内之经济痛苦”,而他为解救市场经济沉疴大病所开的药方则是扩大政府机能“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他认为“这是唯一切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2〕

从60年代初肯尼迪上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断断续续地实行了10多年。事实证明,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国家干预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根本矛盾。而且“按了葫芦,起了瓢”。失业问题虽然一度得到缓解,通货膨胀却被放虎出山。70年代发生的“停滞膨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极盛时代的终结。

于是,在理论上出现了新保守主义发动的古典经济学的复辟,在实践上发生了80年代初的“里根革命”。

在新保守主义的各个分枝中影响最大的是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他们墓餐闶菎

在经济哲学上都提倡自由放任,发挥市场机制,反对国家干预。相信私营经济的内在活力。相信政府能做到的最大好事是彻底让路。相信“经济秩序能够作为追求个人利益的许多人的无意行动的结果而出现”。〔3〕迄今为止,这股经济思潮在西方仍然居于优势地位,并且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股思潮在西方出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它是对国家干预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经济根本矛盾的一种反动。但这种思潮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也是明显的。它首先对资本主义已由自由竞争阶段演变到垄断阶段视而不见,对30年代大危机视而不见,因而对垄断资本需要与国家融合的必要性也视而不见。其次,这种思潮的奉行者在言行上并不是一致的。里根尽管高唱“政府不解决问题,问题就在政府自己”。〔4〕可是在双赤字的难题面前,在他执政的后期却不得不借助政府的力量甚至依靠各国政府的协调一致对美国经济进行调整。同时里根时代的“放任自由”给美国经济带来的若干不利影响也已开始露头。本文要介绍的美国金融业的困境正是这种“放任自由”所必然要引出的后果之一。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对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进行正确评价,为市场经济万能论者提供一副清凉剂。

储蓄与放款协会及其危机

 

美国金融业困境的焦点在储蓄与放款协会(以下简称储蓄协会),但又不仅在此范围,商业银行也存在隐蔽的危险,但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要弄清储蓄协会所发生的危机,首先要讲一讲储蓄协会的来龙去脉。

储蓄协会的先行者应当追溯到1837年在费城成立的牛津节俭建房协会,它的37位会员把储蓄金存在一起以便互相帮助购买自己的住房。每个会员付出一笔创办费,然后每月存一点钱。当钱凑到足够数额时,举行一次投标会,谁出的使用费最高就把这笔存款贷放给谁。借款人每月支付一笔不大的利息,再加上他的经常性存款。协会的业务费在投标人所出的使用费中支付。在以后的20年中,成立了永久性的协会,借款人也不再限于最初存款人的封闭团体。协会独立营业。只要有了资金就发放贷款。储蓄者的动机已不是为了得到买房的贷款,而是为了获得利息。由于这个行业所具有的特殊专业知识,它的大多数客户都是借钱购买房屋的人,其中多数购买独户住宅。到1983年12月31日为止全美国共有3500家储蓄协会。它们当中,大的有几十亿美元资产和许多分支机构。小的只有几百万美元资产和一处办公机构。它们的共同目的除了追求利润以外,是促进资金持有者的储蓄和帮助债务人拥有住房。为实现这一目标,储蓄协会向大众提供各种储蓄帐户并把这些储蓄的最大部分投入抵押放款,主要是住宅抵押放款。

储蓄协会业务最辉煌的发展是在二次大战以后。它与美国历史上买房和建房的高潮并驾齐驱。现在它在美国金融业中很有份量。1985年美国金融业的全部金融资产为7702亿美元,储蓄协会占1071亿美元,比重为13.9%。仅次于美国商业银行(资产2202亿美元,占28.6%),却大大领先于其他金融机构。如排在第三位的人寿保险业资产为773亿美元;第四位私人养老金基金为738亿美元。

接受30年代大危机时期许多房主由于付不起利息和本金被提前取消抵押房产赎回权,储蓄协会大批倒闭,建筑业大萧条的教训,美国政府建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为抵押贷款保险;开设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以及政府全国抵押贷款协会开展二级市场活动以拓宽抵押贷款资金来源;成立“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为储蓄协会存款的安全保险;特别是通过设置联邦住房放款银行系统以加强对储蓄协会的监督管理。因此储蓄协会是在州和联邦法律规章的框架内营运的。这些法律给新成立的协会规定发放执照的一般标准,并管辖其营业活动。控制协会能放款和做其他投资的种类,并对一个机构能向其存款人提供的储蓄和投资服务确定广泛的准则。

联邦住房放款银行系统由国会在1932年建立,为的是给全国住房金融机构提供一个中央信用体系。它由三部分组成:联邦住房放款银行局(管理机构);12个地区联邦住房放款银行和会员机构。这个系统制订详细的规章以管辖储蓄协会的营运。它要求每年要提交一个年度金融状况的报告,并派检察人员验证下属协会的业务活动是否与法律规章相符。

法律要求所有由联邦保险的储蓄协会都属于联邦住房放款银行体系。由州发放执照的储蓄协会,互助储蓄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如果合格也可以成为会员。

联邦住房放款银行局管辖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后者是1934年建立的政府机构。目的是保障资金所有者在储蓄协会存款的安全以便吸引更多的存款。保险公司保证所有会员谨慎地营运以保持金融稳定。为存款人设置的最高保险金额为10万美元。到1983年11月,由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保了险的储蓄协会有3057家。这家保险公司的会员所持有的资产超过该行业资产总额的98%。

购买住房放款(抵押放款)是储蓄协会的主要金融活动。到1981年底它们占储蓄协会资产的80%。协会到1981年底持有独家到四家住房抵押贷款的53%,以及所有住房抵押放款的40%以上。它说明储蓄协会在解决美国人的住房问题和发展美国支柱产业——建筑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80年代,政府实行了几项新政策,它们对储蓄协会的营业发生了重要影响。一个是《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金融控制法》,它规定到1986年分阶段取消规定存款利率上限的Q条例,以解决存款利率过低存款流失的“脱媒”现象。另一个是政府允许储蓄协会开展多种经营,在房屋抵押贷款之外还可以从事商业放款,投资于修建办公楼,在某些州甚至可以经营快餐业,以解决抵押贷款收益不多的问题。这种放宽管制的做法无疑是为了帮助储蓄协会摆脱困境。然而它却给贪图高利润的冒险家敞开了放手投机的大门,加上1985年以后南方几个石油州受石油价格暴跌的影响陷入萧条,这样就导致了储蓄协会的危机。

混乱的十年

 

储蓄协会一团糟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将近10年。利率的急剧波动,贪欲和政治交易使这个行业一蹶不振。尽管1980年取消了存款利率上限,1981年获准开展多种经营,使储蓄协会的困难有所缓解,但仍有75%的协会无利可图。

于是许多储蓄协会开始利用取消利率上限和多种经营的条件铤而走险。他们拼命吸收存款,然后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之中。对于那些不顾一切的冒险家说这是不难做到的,他们只消做一个诱人的高利率广告,设置一个免费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坐等存款送上门来。同时经纪人商号也从全国各地源源不绝地把资金送给那些敢于孤注一掷的冒险家。用高利率吸收存款之所以如此容易,是因为人们相信,只要把存款限制在99999.99美元,那么即使把钱存到最漫不经心的储蓄协会,即使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准备金不足,在发生危机时财政部也不会不伸出援救之手。

有些储蓄协会在取得大量现款之后就投入不熟悉的投资和放款领域。坐落在加州桑塔安那的巴塔飞储蓄协会在1985年把资产增加了5倍,达到4.92亿美元。它买了两家快餐店的专利权,可是都赔了本。佛罗里达州波恩通海滨储蓄协会从1980年到1985年使其资产从500万美元膨胀到15亿美元,并经常涉足于投机性的房地产贷款。这个行业的许多老手和较保守的经理人员被野心勃勃的冒险家所取代。根据众议院政府活动委员会的报告在80年代中期几乎80%无支付能力的储蓄协会都与行为不端或粗心大意在关。

储蓄协会在已深陷泥泞之后,还想拼命挣扎,它们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保持一种仍然有支付能力的假象。他们说服国会和管理官员让他们玩一些会计花招以掩饰他们金融状况的惊人恶化。在放宽簿记标准之后,储蓄协会就能使亏损推迟出现并隐蔽其资本的不足。许多储蓄协会仅仅因为管理官员发给他们被视为资本的特别凭证,才勉强算作有支付能力。

联邦住房放款银行局在80年代中期已经对隐约可见的灾难有所警觉,并设法纠正各种弊病。但它为里根政府、国会和储蓄协会所挫败。政府热衷于放松管制,不批准银行局要求增加检察人员所需的费用。国会里与这个行业交往密切的议员埋怨银行局对储蓄协会的经理们施加压力。前众议院议长吉姆·赖特自己就曾代表得克萨斯州储蓄协会的老板托玛斯·古阿伯特进行干预(后来古阿伯特被起诉并因依阿华储蓄协会已证实的欺诈行为而受审)。同时,这个行业的院外集团又破坏了银行局限制某些最有投机性行为的努力。联邦住房放款银行局前主席艾德曼·J·格雷认为这种混乱局面是“该行业与国会”之间纽带关系的产物。

终于,在1986年,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告罄。财政部和某些国会立法者主张大量注入资本,但是该行业担心这笔现金会使许多储蓄协会被清理,压国会批准远比需要为少的资金。1987年8月国会授权银行局发行108亿美元债券用于关闭无支付能力的储蓄协会。

但是这点钱太少了,也来得太晚了。在保险基金有137亿美元赤字的情况下,银行局很难对付这一灾难。于是它试图进行若干改革,诸如提高对注入资本的要求等等。但是在几百家无支付能力的储蓄协会仍然继续营业的情况下,新规则不过是一纸空文,毫无作用。

在此以后银行局力求加强监督,但人力不足,作用有限。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用210亿美元担保不可靠的借据以挽救136家协会。但是保险公司自己的钱柜已经空空如也,它的救援并没有坚强的后盾。同时这些暂时得救的储蓄协会是否会旧病复发也没有人敢打保票。保险公司另一个解决资本不足的办法是把一些陷入麻烦的储蓄协会移交给开发公司或其他非银行机构。

储蓄协会的困难还有一种连锁反应。为病魔缠身的储蓄协会又会拖垮仍然健康的储蓄协会。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正在用很高的“特别估价法”打击赚钱的储蓄协会。1988年全年,所有储蓄协会将支付12亿美元额外的保险费,等于预期赢利的一半。此外,由于病入膏肓的储蓄协会必须用高收益来吸引存款,它们把赢利的储蓄协会所必须付给客户的利率也大大提高了。众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委员斯坦派利斯说:“我们正在看着那些健康的储蓄协会为挽救病人而流血”。〔5〕

危机有多严重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最近发表了小布隆保夫、卡隆和里坦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清理一团糟的储蓄机构》。根据该文提供的资料,在1980年和1986年间美国4000家储蓄协会中差不多有600家倒闭。在1986年底拥有1260亿美元资产的468家储蓄协会按照“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GAAP)应当算作无支付能力的。但是由于联邦储蓄和放款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关闭它们,只好继续营业。另外515家持有2550亿美元资产的储蓄协会资本不足,其资本对资产的比例不足3%。

总之,美国储蓄协会中有1/3周转不灵或者处于极端软弱状态,但仍在继续营业。由于存款有联邦保险作后盾,这些极其软弱的储蓄机构是在天天做不蚀本的赌博。因为损失绝对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但是如果投机成功,一笔异乎寻常的收益却可以使濒临崩溃的企业起死回生。

解决的办法是简单明了的。周转不灵的机构必须火速清理或者与殷实的伙伴合并。按照1986年通行的进行清理的费用与资产比率,把没有支付能力但仍在营业的储蓄协会加以处理可能只需花费220亿美元。对该行业的其他机构则必须比照商业银行必须拥有相当于资产6%的资本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资本管理。有支付能力但力量很弱,达不到标准的机构不应任其发展,以牺牲保险公司为代价进行赌博。可是这些听起来十分合理的事情却一件也没有做。储蓄协会的境况无疑是在更加恶化,而为恢复其健康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则急剧上升。

表1提供1988年12月储蓄业金融状况的某些重要尺度。全国2949家正在营业的储蓄协会有364家无支付能力,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资本与资产的平均比率是-11.6%。单是1988年这部分储蓄机构的亏损即为148亿美元,而其资产则为1135亿美元。这个亏损额低估了1988年所有无支付能力储蓄机构的亏损,因为在表1中显示的无支付能力一类并不包括已由联邦住宅放款银行局在1988年已从该系统清除的205家储蓄机构。根据银行局的说法,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按现值给以支援的386亿美元是提供给这些储蓄机构,以及已经倒闭但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仍然允许其继续营业的17家储蓄机构。

表11988年12月储蓄机构按“普遍接受的会议准则”的资本率分类所反映的金融状况

单位:10亿美元,有脚注者除外

项目

按“普遍接受的会议准则”资本占资产的百分比

少于零

0-3

3-6

超过6

总计

机构的数目

364

390

969

1226

2949

净收入1988日历年度

-14.8

-1.0

1.7

2.0

-12.1

赢利机构的百分比(%)

12

56

74

87

70

总资产

113.5

314.8

639.4

283.8

1351.5

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之资本额

-13.2

5.3

28.9

25.2

46.2

信誉(资本)

2.7

4.8

11.1

4.7

23.2

有形资本

-15.9

0.5

17.8

20.5

23.0

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资本对资产之比率(%)

-11.6

1.7

4.5

8.9

314

有形资本对资产之比率(%)

-14.0

0.2

2.8

7.2

1.7

资料来源:联邦住房放款银行局。

表1也表明1200家以上按照“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视为有支付能力的储蓄机构,它们的金融状况是十分软弱的。其资本对资产的比率在0-6%之间。事实上这些机构中的许多单位其资本是由信誉构成的。主要是由那些买进资产的机构或其他机构支付的超过帐面价值的贴水。原则上说信誉可以代表以其收益能力和前景为基础的价值而不是清算时的资产价值,或者代表“特许权价值”。然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一家把信誉作资本的储蓄机构是危险的。因为信誉是无形的,如果有一天这家储蓄机构被清算,信誉是卖不出钱的。此外在取消对设置分支机构和跨州银行的限制之后,再加上进入储蓄行业已比较自由,一家银行或储蓄机构本身只有很小的“特许权价值”。由于承认这些道理,修改后的银行资本标准并不把信誉算作资本。

对储蓄机构应用这一标准意味着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资本对资产的比率在0%与3%之间的390家储蓄机构在1988年末实际拥有的“有形”资本,平均不过占他们3148亿美元资产的0.2%。另外969家具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资本对资产比率在3-6%之间的储蓄机构,其有形资本平均只占他们拥有的6394亿美元资产的2.8%。这就是说美国储蓄机构1988年拥有资产中的80%(即13500亿美元中的10700亿美元)是由有形资本不足3%,或者说其资本水平比银行6%的标准少一半的储蓄机构经营的。

在美国,人们对储蓄机构处境的日益恶化是没有争议的。但对清理有问题机构所需的费用在专家中是有不同看法的。原则上,从金融系统中清除所有无支付能力的储蓄机构所需的费用可以用资产与负债市场价值的差额来衡量。然而实际上在无法得到每个储蓄机构详细的金融信息之前,它们的市场价值是难以准确估计的。即使如此,分析家们仍然必须对那些不存在发达的二级市场的许多个别贷款和财产(通常是通过提前取消抵押房产赎回权而获得的财产)的市场价值做出以事实的某些认识为依据的猜想。

布鲁金斯的分析家们指出:用“亏损率”乘由已倒闭或正在倒闭的储蓄机构所持有的资产是一种简单的费用估计法。然而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衡量的“负资本率”(即亏损率)本身并不能提供这些机构“负市场价值”的可靠指标。因为无支付能力的储蓄机构还没有冲销许多烂帐以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这种市场价值的调整可能有多大。在1986年和1988年间,清理倒闭储蓄机构所需费用的估计值从占资产的25%到占35%不等,大大高于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衡量的资本对资产比率-6%到-19%的数额。

表21986-1988年为倒闭储蓄机构支付的清理费用

项目

1986年清理的机构

1987年清理的机构

1988年清理的机构

到1988年12月31日为止尚未清理的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属于无支付能力的机构

储蓄机构数

47

47

205

351

全部资产(亿美元)

125

105

1006

1070

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资本对资产的比率(%)

-6.4

-19.0

-9.4

-10.8

有形资本对资产之比率(%)

-8.8

-21.9

-12.6

-13.6

清理费用现价(亿美元)

31

37

312

无资料

占资产(%)

24.8

35.2

31.0

无资料

资料来源:国会预算局。

解决无支付能力储蓄机构问题通常可以采取清算和兼并两种办法。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的经验是:用清算的办法比用兼并的办法要花更多的钱。因此近年来保险公司情愿用兼并而不愿用清算的办法以保存日趋枯竭的储蓄保险基金。这是因为清算要花一笔钱作为给存款者的预付款,而在储蓄协会的资产售出以前却没有现金收入,兼并则可以安排各种长期担保和税收优惠,保险公司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立即付出现象。然而无论在清算或兼并两种中的哪一种场合有一点十分重要,即在1986年和1988年间亏损率以极高的速度在上升。保险公司能降低其总的亏损率的唯一办法是增加用兼并的办法清理储蓄机构。在表3中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表31988年通过兼并和清算清理倒闭储蓄协会的费用

项目

兼并

清算

1986

1987

1988

1986

1987

1988

储蓄协会数

26

30

179

21

17

26

总资产(亿美元)

64

76

977

59

29

30

总清理费现值(亿美元)

5

14

283

25

23

28

占资产(%)

7.8

18.4

29.0

42.4

79.3

93.3

资料来源:国会预算局。

布鲁金斯的分析家们认为市场价值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清理有问题的储蓄机构所需费用必须做低、中、高三种估计。低数为856亿美元,中数为1076亿美元,高数为1364亿美元。见表4。

表4清理储蓄协会所需费用的现值估计

单位:亿美元

项目

低数

中数

高数

联邦储蓄与放款保险公司在1988年采取行动的222家储蓄协会①

386

386

463

到1988年12月31日其他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属于无支付能力的351家储蓄协会②

321

375

428

资本对资产比率低于3%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属于无支付能力的390家储蓄协会③

158

315

473

总计

865

1076

1364

资料来源:根据小布隆保夫等计划。

①应用于222家储蓄协会。低数和中数是保险公司的估计,高数则在此基础上加20%。

②应用于有1070亿美元资产的351家储蓄协会。低数的亏损率估计为30%,中数为35%,高数为40%。

③应用于有3150亿美元资产的390家储蓄协会。低数的亏损率估计为5%,中数为10%,高数为15%。

以上对清理费用的估计还没有计算1988年以前已清理的部分。如果加上这一部分则所需费用要增加140亿美元。因此政府需要拿出的钱总计将在1000亿至1500亿美元之间。美国商业周刊评论说:二次大战后美国为重建西欧花了大约500亿美元(按现价计算),它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援救支出。现在美国纳税人所要花的钱将使马歇尔计划相形见绌。

美国金融业的困难在商业银行中也有所表现。

从表面上看人们很容易认为美国的银行业是很巩固的。1988年银行申报的利润为253亿美元,是创纪录的。股本利润率达13.6%。是1979年创14.1%纪录以来最高的一年。同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报告说在1988年银行倒闭数达到大萧条后最高的201家之后,已经到了顶,保险业最糟的时刻已经过去。

但是这些报告的导向是极其错误的。它模糊了存款保险系统继续面临亏损威胁以及随之而来的纳税人将要承担的义务。考虑到实力薄弱的银行的数量和规模之巨大,“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在掩盖市场价值损失方面技术之高明以及银行资产被迅速侵蚀的可能,商业银行的亏损很可能超过储蓄协会。特别是如果经济衰退在资本不足的银行情况改善以前即已来临的话。

尽管过去10年,股东的股金在银行业资产中的比重有所改善,从1980年的5.9%上升到1988年的6.3%,它仍然大大低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才建立时通行的10%的幅度。更重要的是全行业水平这个指标把无支付能力和实力虚弱的银行正在日益增长这个现象掩盖了起来。

表5说明按照风险调整后资本对资产比率分类,1986年到1988年第三季度,资产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银行数量以及他们持有的累积资产。

风险调整通常是按美国、欧洲和日本银行条例和监察惯例巴斯尔委员会协议所规定的新银行资本标准程序进行。新标准依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水平计算法定银行资本比率,给不同类型风险的资产规定不同的权数。到1992年银行必须拥有相等于风险调整后资产4%的一级资本或股金资本;二级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加下属单位债务和贷款准备金以及其他次要项目,它必须相当于风险调整后资本的8%。

表5风险调整后资产①]在5000万美元以上商业银行

的资本比率(选定时期为1986年到1988年)

单位:亿美元,有脚注者除外

风险调整后资本对资产的比率%

1988年9月

1988年3月#C

1988年6月

1987年12月

1986年12月

银行数

资产数

银行数

资产数

银行数

资产数

银行数

资产数

银行数

资产数

少于零

28

225

18

267

24

331

15

51

2

2

在0与3之间

48

434

47

225

44

314

42

894

20

88

在3与6之间

150

9260

168

9592

154

9594

166

9140

116

8969

大于6

5094

18945

5139

18390

5144

17840

5229

17718

5239

17623

总计

5320

28864

5372

28474

5376

28078

5452

27803

5377

26682

资料来源:小布隆保夫等根据德雷克塞尔·兰伯特公司以及MBS社会事业数据银行的数据并在其协助下计算出来。

①风险调整后的资本=股金资本+永久性优先股票+下属单位债务与有限制的优先股票-松散的下属单位的投资。

尽管在1987年和1988年有将近400家银行倒闭,拥有225亿美元资产的28家大银行在1988年9月仍在营业却无支付能力。另外48家机构拥有430亿美元资产,其资本率低于3%。鉴于储蓄业危机的教训,许多美国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率在市场价值6%以下的银行是资本不足的。照此标准表5反映出美国银行系统的很大部分是根基软弱的。因为还有另外150家银行在1988年9月持有资产总额达9260亿美元,其风险调整后的资本率也不过在3%到6%之间。这就是说将近1/3的银行资产在1988年三季度末是由资本率在6%以下的商业银行经营的。

表6说明将近7000亿美元的这类资产被集中于美国15家最大银行中的13家。

表615家最大的美国商业银行风险调整后一级资本对风险调整后资产的比率①

银行

总资产(亿美元)

资本对资产比率(%)

在欠发达国家债务准备金相当于欠发达国家有问题债务的50%的情况下资本对资产的比率(%)

假定冲销50%的欠发达国家债务后资本对资产的比率②(%)

花旗银行

1538

3.98

2.82

3.21

美洲银行

825

3.71

1.48

2.16

大通银行

773

5.41

3.08

3.61

摩根保证信托公司

714

6.89

无资料

无资料

制造商汉诺威信托公司

618

5.31

1.44

2.34

银行家信托公司

567

4.64

2.63

3.23

化学银行

543

4.06

1.90

2.45

太平洋安全银行

510

3.85

3.85

3.85

威尔士·法戈银行

421

6.10

6.10

6.10

纽约银行③

417

4.13

3.57

无资料

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

350

3.46

3.46

3.46

大陆伊利诺伊银行

320

4.75

4.06

4.11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

253

3.89

3.89

3.89

得克萨斯NCNB银行

256

1.49

无资料

无资料

梅隆银行

222

3.40

3.01

3.10

总资产

8327

平均资本率

4.34

3.17

3.46

资料来源:同上表。

①所提供资料是最新的。1987年底和1988年底在银行之间的情况是不同的。

②假定35%公司税率。

③反映1988年兼并厄尔文信托银行。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报中公布的“有问题银行一览表”把注意集中于银行业中的多事区或银行监督者给予低标准评价的银行。正如表7所示在1987年和1988年间有问题银行的数字从1575家下降到1394家。然而在美国经过6年和平时期最长的经济扩张之后,1988年有问题银行的水平仍然是战后1976年385家最高纪录的3倍以上,并且是1981年水平的6倍以上。估计要关闭或兼并表5中所示的无支付能力的银行需要花35-70亿美元。而这个数目可能还不够,因为资产在5000万美元以下的9000家银行中有问题的部分还没有包括在内。

美国商业银行空前软弱的处境也是同放松管制以后在吸收存款与放款业务方面的激烈竞争和追求最大利润动机的驱使相关的。

表7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过险的银行因金融困境而倒闭的,以及有问题的银行

年度

倒闭银行数

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数(%)

有问题的银行数①

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数(%)

倒闭的和有问题的银行数

1980

10

0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1981

10

0

223②

无资料

233

1982

42

320

369

65

411

1983

48

14

642

74

690

1984

80

67

848

32

928

1985

120

50

1140

34

1260

1986

145

21

1484

30

1629

1987

203

40

1575

6

1778

1988

221

89

1394

-11

1615

资料来源:1980-198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982,70页);1982-1987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988a,3页,61页);1988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988b,5页)。

①在统一金融机构评估制度下,一个被评为“4”或“5”的银行即被认为有问题。

②1981年以前,有问题的银行在1976年为385家,达到顶峰,后来直到1980年是逐年下降的。见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982年,12页)。〔6〕

储蓄协会危机是布什总统入主白宫以后首先碰到的难题。在财政赤字空前沉重的情况下,又要给储蓄业输血,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日子更加难过。布什最终与国会达成的协议是在财政部下增设清理财务公司(Resolution Finance Corp),在1989-1991年将发行500亿美元30年债券。发行债券的收入拨给一个新建的清理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它在今后3年将清算或出售近500家无支付能力的储蓄机构。国会还决定允许银行收购储蓄机构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清理信托公司将监督救援计划。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结束过去无支付能力的储蓄机构向存款人提供的过高利率。政府还建议实行一系列管理方面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求所有储蓄协会到1991年6月都能达到新的与商业银行一样的资本标准。在计算资本时要求储蓄机构把信誉(资本)在10年中摊提完毕而不是按“普遍接受的会计准则”所规定的40年。政府还要求为管理官员提供斟酌情况的处置权以便他们能把那些资本不足但仍有支付能力的储蓄机构置于受监护的地位,等待他们现在的老板重新注入资本,或卖给新主人直到进行清算。此外对违犯储蓄协会规章的单位要加重处罚,为此政府将增加给司法部的拨款用于对违犯刑法的储蓄协会老板或行政人员进行诉讼。

80年代美国金融的困境说明了什么?

 

它说明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已不存在市场经济可以自我调节避免危机的神话。当然危机也是一种自我调节,但是这种自我调节所付代价太大。它会激化人民大众同垄断资本的矛盾,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所以现代垄断资本需要与国家融合,借助政府干预来缓和阶级冲突减弱危机的振幅。但是在这里资本主义经济却陷入了两难处境。

一方面政府干预并不能解决根本矛盾还会带来副作用。以金融业为例,在总结金融业在30年代大危机中所起作用后,导致了政府对金融业包括商业银行和储蓄协会的管理和监督。可是这种管制到70年代就把金融业窒息到奄奄一息了。这是为什么又要对金融业放松管制的原因。

然而资本的本性总是要追求最大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它是不择手段的。储蓄与放款协会危机说明,一旦金融资本家有了充分自由,他们就会以牺牲纳税人上千亿美元为代价来谋取自己的发财致富的机会。他们的行为给金融业造成混乱。如果政府不干预,在生产和流通高度社会化的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一个行业的危机就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给整个美国经济带来灾难。所以政府不得不用纳税人的钱来挽救储蓄业并重新对它加强管制。管制——放松管制——再管制这种循环变成了现代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存在下去,它是难以摆脱这个魔圈的。

 

注释:

 

〔1〕富兰克林·德·罗斯福:《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7月,第126-127页。

〔2〕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2、328页。

〔3〕密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英文版,第5页。

〔4〕见玛利·麦克尼尔:《里根的第一年》,国会季刊出版公司,1982年,第109页。

〔5〕凯塞林·扬等:《储蓄与放款协会的困境》,商业周刊,1988年10月31日国际版,第50页。

〔6〕小布隆保夫等:《清理一团糟的储蓄机构》,布鲁金斯关于经济活动的论文,1989年第1期,第243-283页。